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第二章NI核算原理第一节有关NI的基本概念各生产阶段的增加值1.五个总量概念国民收入(NationalIncome,简写为NI)一个国家一年内各种生产要素所得到的报酬总和NI=NDP-间接税-企业转移支付+政府对企业的补助个人收入(PersonalIncome,简写为PI)一个国家一年内个人所得的全部收入的总和,包括劳动工资,业主收入、租金收入、股息和利息收入、政府的福利补贴转移支付等。PI=NI-社会保险税-公司利润税-公司未分配利润+消费者支付利息+政府债券利息+政府转移支付个人可支配收入(PersonalDisposableIncome,简写DI)一个国家一年内个人在缴纳各种税后的收入总和2.五个总量之间的关系NDP=GDP-折旧NI=NDP-间接税+政府对企业的补助PI=NI-社会保险税-公司利润税-公司未分配利润+政府转移支付和利息PDI=PI-个人纳税2024年10月2日星期三1.支出法(产品—支出法)个人消费C企业投资I政府支出G净出口(X-M)GDP=C+I+G+(X-M)2.收入法(要素—收入法)工资、净利息、租金、利润、税金、折旧、非公司企业主收入GNP=C+S+T3.部门法农林渔业—矿业—制造业—……总结(参考本章结束语,P425)1.物质产品平衡体系(MPS)与国民收入核算体系(SNA)2.以支出法为主,各方法结果对比调整3.我国GDP核算:收入法计算各部门的增加值4.总产出=总收入总产出=总支出总收入=总支出1.两部门经济循环模型1.含义:企业与公众2.模型:S等于0时,流程图S不等于0时,流程图3.均衡条件:(企业角度)产量Y=C+I(公众角度)收入Y=C+S2.三部门经济循环模型1.含义:企业、公众与政府2.模型:流程图3.均衡条件:(企业角度)产量Y=C+I+G(公众角度)收入Y=C+S+T3.四部门经济循环模型1.含义:企业、公众、政府与国际市场2.模型:流程图3.均衡条件:(企业角度)产量Y=C+I+G+X(公众角度)收入Y=C+S+T+M经济循环的应用<企业角度>生产产品的去向:总需求:AD=C+I+G+(X-M)<公众角度>要素收入的去向:总供给:AS=C+S+T2024年10月2日星期三2024年10月2日星期三投资(10)投资课外小结:学生提问一、200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2002年国内生产总值102398亿元,增长8%。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43202亿元,增长16.1%。经九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批准,2002年发行长期建设国债1500亿元,带动经济增长2个百分点。继续把启动消费作为实施积极财政政策和稳健货币政策的重要内容,通过提高居民收入、完善消费政策、改善消费环境等综合性措施,为城乡居民扩大消费创造了条件。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0911亿元,增长8.8%。住房、通信、旅游、教育、汽车等消费热点逐渐形成。2003年宏观调控的主要预期目标为:——经济增长率7%左右;——新增城镇就业岗位800万个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4.5%;——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涨1%;——外贸进出口总额增长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