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生殖医学基础第一章绪论课程简介:生殖医学是关于人类生殖基本结构、功能和保健的一门基础学科,学习和了解该学科的基础内容和相关学科的研究进展将为从事医学和人口及计划生育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教学目的:掌握生殖医学基础概念。熟悉学习生殖医学基础的方法。了解生殖医学基础及相关学科研究进展。授课提纲:生殖医学基础及范围生殖医学基础及相关学科研究进展2.1辅助生殖技术2.2基因芯片技术2.3蛋白质组学2.4遗传学诊断2.5人类胚胎干细胞2.6道德、伦理和法律3、如何学习生殖医学基础第二章女性生殖系统解剖与生理课程简介:本章将详细介绍女性生殖系统,包括内、外生殖器官及相关组织的解剖与生理功能,因骨盆与分娩关系密切,这里一并叙述。教学目的:掌握子宫与输卵管的结构;子宫内膜周期性变化及其与卵巢的关系;卵巢的周期性变化和性激素的分泌。熟悉女性内、外生殖器的解剖及其与邻近器官的关系;与分娩相关的三个骨盆假想平面及其临床意义。了解盆腔血管、淋巴及神经的分布及骨盆底的解剖;妇女一生各阶段的生理特点。授课提纲:女性生殖系统内生殖器:卵巢、输卵管、子宫、阴道外生殖器:阴阜、大阴唇、小阴唇、阴蒂和阴道前庭骨盆、骨盆底、血管、淋巴、神经及邻近器官女性一生各阶段的生理特点思考题:卵巢和输卵管的功能是什么?排卵发生在什么时间?卵泡功能单位的完整表达需要哪些激素的调节?伴随卵泡的周期性变化,子宫内膜有哪些相应的变化?月经周期如何分期?一个病人说她卵巢功能不好,你通过什么方法去验证?与分娩有关的三个骨盆假想平面的意义是什么?第三章男性生殖系统解剖与生理课程简介:男性生殖系统包括内生殖器和外生殖器两部分。内生殖器由生殖腺(睾丸)、输精管道(附睾、输精管、射精管和尿道)和附属腺(精囊腺、前列腺、尿道球腺)组成;外生殖器包括阴囊和阴茎。教学目标:掌握睾丸的形状和位置;输精管的结构特点、分布,射精管的合成、开口位置;男性尿道的分布、形态结构特点、狭窄和弯曲及其临床意义。熟悉精索的组成和位置。了解男性生殖系统及生殖器的组成及功能;阴茎的组成和分部;前列腺的形态、分叶、位置、主要毗邻及年龄变化;睾丸支持细胞核间质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生精小管的结构特点与功能以及各级生精细胞的结构特点。授课提纲:男性生殖系统解剖与生理内生殖器的解剖与生理1.1生殖腺1.2附睾、输精管、射精管和精索1.3附属腺2、外生殖器的解剖与生理2.1阴囊2.2阴茎3、男性尿道3.1结构特点3.2尿道腺思考题:简述精子的产生部位及排出途径。简述男性尿道的分部、狭窄、扩大及弯曲。男性生殖系统的组成有哪些?阴茎松弛状态和勃起状态大约各是多长?睾丸的作用是什么?第四章生殖功能调节课程简介:女性生殖包括卵巢的功能及妊娠、分娩等生理过程。下丘脑—腺垂体系统可调节卵巢的活动,使之发生周期性变化,称为卵巢周期。而卵巢分泌的类固醇激素,除可使子宫内膜发生周期性变化而产生月经周期外,还可对下丘脑—腺垂体激素的分泌进行反馈性调节。睾丸的生精作用和内分泌功能均受到下丘脑—腺垂体的调节,下丘脑、腺垂体、睾丸在功能上联系密切,构成下丘脑—腺垂体—睾丸轴。睾丸分泌的激素又对下丘脑—腺垂体进行反馈调节,从而维持生精过程和各种激素水平的稳态。此外,在睾丸内生精细胞、支持细胞和间质细胞之间还存在复杂的局部调节机制。丘脑—腺垂体—性腺(卵巢、睾丸)轴是男女两性获得正常生理功能的基础。教学目标:掌握卵巢周期性变化;下丘脑—腺垂体—卵巢轴的相互关系;下丘脑—腺垂体—睾丸轴的相互关系。熟悉下丘脑对腺垂体功能的调节;腺垂体对性腺功能的调节。了解松果体褪黑素对下丘脑—腺垂体促性腺功能的调节;乳腺发育与泌乳的调节。授课提纲:生殖功能调节女性生殖功能的调节1.1卵巢周期性变化的调节1.2妊娠与分娩1.3乳腺发育与泌乳的调节2、男性生殖功能的调节2.1下丘脑—腺垂体对睾丸的调节2.2睾丸对下丘脑—腺垂体的反馈调节2.3睾丸的自身调节思考题:试述下丘脑—腺垂体—睾丸轴的相互关系。睾酮的主要作用是什么?抑制素的主要作用是什么?睾丸内部的反馈调节机制是什么?何谓自身调节?睾丸自身调节有哪些方式?简述睾丸旁分泌与自分泌调节过程。第五章妊娠生理课程简介:胚胎和胎儿在母体发育成长的过程称妊娠。卵子受精是妊娠的开始,胎儿及其附属物从母体排出是妊娠的终止。妊娠是非常复杂而且变化极为协调的生理过程,全过程平均约38周,包括胚胎的形成、胎儿发育及其附属物的形成与母体各系统的适应改变。教学目标:掌握受精、获能和顶体反应的概念;受精卵着床时间、部位及条件;三胚层的分化。熟悉受精卵的发育、输送与着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