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黄炮制工艺改进方案设计.pdf
上传人:雨巷****轶丽 上传时间:2024-09-11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298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地黄炮制工艺改进方案设计.pdf

地黄炮制工艺改进方案设计.pdf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设计作品名称地黄炮制工艺改进方案设计一、设计背景近些年来,随着传统文化的兴起,中药材进入大家的视野,中药材的应用及疗效也引起了人们的重视。地黄是玄参科植物地黄的新鲜或者干燥块根。最早在《神农本草经》中被记载,使用历史久远,为上品药物,与牛膝、山药、菊花并称为“四大怀药”。地黄也是一味常见的药材,在中药处方中的使用频率名列前茅,所以人们对地黄炮制工艺的摸索从未间断。而之前对地黄的炮制工艺体系还不够完善和规范,缺乏合理标准的生产体系,导致炮制生产加工不当,从而影响地黄的有效成分和疗效,造成了对中药资源的浪费。现在因为科学技术和理论体系的日趋完善,对地黄的炮制工艺了解也越来越深入,并且通过之前的资料,得到了更完善的炮制工艺流程。二、设计依据中药炮制是一种特殊制药技术,在我国中医药行业发展过程中占据重要地位。为了推动我国中医药行业健康持续发展,现代中医药炮制工艺日渐盛行,主要对炮制理论、工艺和发展方向进行系统探究,以此明确中药炮制的基本流程,为中药炮制发展奠定坚实基础。鉴于上述背景,对中药炮制工艺进行认真思考,分析了现行的技术和方法,改进了炮制工艺,提高了中药饮片质量,实现炮制工艺规范化、饮片质量标准化、中药炮制现代化,以保证医疗用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三、中国药典的熟地黄炮制工艺1、取生地黄,照酒炖法炖至酒吸尽,取出,晾晒至外皮黏液稍干时,切厚片或块,干燥,即得。每100kg生地黄,用黄酒30~50kg。2、取生地黄,照蒸法蒸至黑润,取出,晒至约八.成干时,切厚片或块,干燥,即得。四、药典的炮制工艺存在的缺点1、对地黄的炮制工艺流程不够细致,太过简短;2、具体的温度、时间等相关要素不够准确。五、改进的设计方案1、熟地黄(蒸制)酒炖工艺流程1.1操作过程及工艺条件:原药材→净选→蒸制→干燥→切制→干燥→包装1.2净选:领取出原药材进入工作间(严禁中药材直接接触地面)进行净选,除去杂质、虫蛀、霉变及非药用部位。净选后的药材装入干净的容器内,称量物料,净制后的物料移入蒸煮室。净选过程中产生的废品量称重后进行清理。计算物料平衡。1.3蒸制:将生地黄和黄酒(每100kg生地黄,用黄酒30kg)置于干净容器中,密闭。使用蒸药箱进行炖药处理,按照蒸药箱操作规程要求将物料投入蒸药箱内,每锅投料量在350~570kg之间。并开启蒸汽进汽阀门,使其箱体内表压力控制在0.1MPa以下。等待蒸药温度到达100℃后开始计时,炖2~3小时至酒吸尽。然后放凉,取出。蒸药完成后严格按照蒸药箱操作规程要求进行出料操作,物料置干净的塑料筐内。移入烘干室。1.4干燥:使用敞开式烘干箱对物料进行干燥,设定温度70℃(允许实际温度在±5℃之间浮动)。干燥2~3小时,烘药期间适时翻动,并检查温度情况。烘至外皮黏液稍干时,关电源。待药材冷却到室温,铲出物料,装入清洁的容器内,移入切药室。1.5切制:使用往复式切片机,将药材切成厚片,厚度为0.2~0.4cm。将切制好的物料装进清洁的容器内,移入干燥室。在切制过程中的开始、中间、结束三个时间段进行检查切制品的规格。1.6干燥:使用敞开式烘干箱进行干燥,干燥投料量厚度不高于20cm。开启电源开关,设定温度70℃(允许实际温度在±5℃之间浮动)。当温度升至设定温度时,开始计时,干燥时间为1~3小时,烘药期间适时翻动,并检查温度情况。药材烘干后,关电源。待药材冷却到室温,铲出物料,装入洁净容器内,称重。干燥过程中产生的废品称重后进行清理,并计算物料平衡。2、熟地黄(蒸制)工艺流程2.1操作过程及工艺条件原药材→净选→洗润→蒸制→干燥→切制→干燥→包装2.2净选:领取出原药材进入工作间,置于净选台上(严禁中药材直接接触地面)进行净选。除去杂质、虫蛀、霉变及非药用部位,净选后的药材装入干净的容器内。称量物料,计算物料平衡。净制后的物料移入洗润药室。净选过程中产生的废品量称重后进行清理。2.3洗润:将净选好的药材置于塑料筐内,用清水冲洗干净,除去泥沙。排水后开始润药,润药期间适时向药材喷洒少量水。润14小时后,每1小时检查一次,至透。将润制好的药材移入蒸煮室。2.4蒸制:使用蒸药箱进行蒸药,按蒸药箱操作规程要求将润制品投入蒸药箱内,每锅投料量在320~520kg之间。开启蒸汽进汽阀门,使箱体内表压力控制在0.1MPa以下。待蒸药温度到达100℃后开始计时,蒸2~3小时至黑润透心。取出,稍晾,拌回蒸液。蒸药完成后严格按照蒸药箱操作规程要求进行出料操作,物料置干净的塑料筐内。移入烘干室。2.5干燥:使用敞开式烘干箱进行干燥,设定温度70℃(允许实际温度在±5℃之间浮动)。干燥2~3小时,烘药期间适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