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产业形势及发展方向.doc
上传人:sy****28 上传时间:2024-09-12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9KB 金币:16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中国文化产业形势及发展方向.doc

中国文化产业形势及发展方向.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6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中国文化产业形势及发展方向这些年中国的文化产业取得了很大的发展.特别是文化部门的建设以及向产业转化方面取得了不少进步,中国文化产业已经出现了较好的发展势头。据统计,到2010年底,文化部主管的产业文化单位就有20多万个,娱乐行业、音像行业、文化艺术行业等年上缴税20多亿,创值100多亿元,若再加上媒体、出版、培训,文化旅游等产业一千多亿的市场规模,已经具备了进一步产业化发展的基础。我们的文化产业虽然刚刚起步,但已有一些发展比较健康的成功的例子,”超女”的成功运作,它带来的不仅仅是巨额的经济效益,品牌和开创意识的无形资产也是不可估量的。另外一个突出的典型就是张艺谋的电影特别在九十年代末期以后他的电影的产出与运作无不在与市场结合多采取商业化的运作模式。我们从数千万的票房收入上就能感知到这种娱乐文化在商业运作中所产生的效益,尽管从严格意义上来说它离真正的文化产业还有一段距离.但从这我们就能看出文化所能创造的传奇:文化一旦成为一种产业所产生的巨大的经济效益是其他资本所无法比拟的。我国从1994年开始就开始探讨中国文化产业的问题,基本上与曰本、韩国把文化作为立国方略同时提出。但由于体制上和理论上以及思想认识上的一系列原因,中国的文化产业却远远落后于世界发达国家。现在的日本和韩国游戏软件、动漫画、日剧韩剧等文化产业在几年内已经迅速成长为本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而中国却被甩得很远。特别是娱乐文化的商业化运作.当国外已经走向成熟的发展阶段的时候.国内的文化产业尚在起步阶段甚至说还没有形成一种产业.大多零散的存在于市场而且在市场中的生存周期特别短暂。中国文化产业的各个领域都不容乐观.包括媒体、动漫游戏等.都是无法与国外先进国家相比的。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滞后的另一个表现是对传统文化的发掘上的碎片化庸俗化定位严重失衡。它只是定位在一个纯商业性的附属物的地位上。比如近几年闹得比较火的山东曲阜”祭孔大典”.便完全是纯商业的运作是真正的”文化搭台.经济唱戏”.在办节的同时.大张旗鼓地搞招商引资经贸洽谈、企业论坛.而且搞得热火朝天.决策者和当地媒体也对举办活动所带来经贸上的收益津津乐道。把文化只看成一种平台而且这种平台只是为经济这一主角准备的。文化只是一个相当表面的点,是一个只扮演衬托的配角。从来不曾深入地发掘这些特色文化的真正的实质性的内涵和潜力。中国的动漫产业虽然起步较晚且远远落后于美国和日本。但是最近开始复苏,其标志就是《喜羊羊与灰太狼》。这部动漫片自2005年6月推出后,陆续在全国近50家电视台热播。在北京、上海、杭州、南京等城市,《喜羊羊与灰太狼》的最高收视率达17.3%,大大超过了同时段播出的境外动画片。中国可以在动漫产业方面加快发展。中国应该搭建平台,促使动画作品盈利国产影视动画播映体系初步形成。目前全国共有4个动画频道和33个地方少儿频道,每天播出国产动画片约8000分钟。北京卡酷动画卫视打造的漫画天下栏目,将漫画、FLASH、视频等多种表现形式融为一体,动感展现漫画作品,可以称之为漫画作品动画化。手机漫画是一种新媒体漫画,借助于动画技术,手机漫画的表现更加丰富立体。头像和表情符等动漫形象,简单处理一下,即可变成动画,是一种新的动漫表现形式。动漫杂志异军突起。我国现有杂志9400多种,2007年动漫杂志在期刊阵营中异军突起,有8种动漫和相关杂志进入全国期刊零售市场单期发行量前30强。特别是动漫杂志领军企业凭借多品种的策略,积极抢滩期刊市场,形成了以期刊连载带动图书发行的良性市场体系,为漫画产业化发展夯实了基础。原创漫画不仅在国内逐步升温,同时出口到海外,在世界漫坛初露锋芒。据不完全统计,中国漫画对外输出版权近50个品种,其中神界公司四大名著系列以1000万元成功出售了其国际经营权,创下中国原创漫画出口国外的最高纪录。加快培养动漫人才。建立和完善数字动漫人才培训机制。纵观全国,动漫专业已经在诸多高等院校设立,每年大约可培养动漫人才万余人。联合各大院校及动漫人才培训中心,建立从培养二维动画设计人才到三维影视动画高级人才的培训体系,培养数字动漫企业急需的各类技术人才,解决制约动漫产业发展的人才瓶颈,全面支持数字动漫产业的快速发展。通过完善配套硬环境建设,并在培训过程中直接参与动漫制作项目的锻炼,启动人才推荐机制,完善就业平台,营造出适合人才工作特点的一流生活环境,创造能够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的国际化标准的工作、生活空间。搞好企业培训。原创企业的动漫人才不可能仅靠专业院系的学校教育来实现。青岛欧亚世纪国际影视公司就在发展动漫业务的基础上,成立了下属企业青岛新未来文化产业人才培训学校,为计划制作的动画片定向培养制作人员。这样不仅为企业自身培养了后备人员,而且对外培训全日制大学业生,取得了不错的收益。另外,个别动漫公司则选择与一些高校合作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