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昌教科鉴字昌平区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基于问题解决提高学生物理思维能力的教学策略研究》研究报告课题负责人:王小萍工作单位:北京市昌平区第一中学研究起止时间:2006年9月—2008年10月鉴定日期:2009年4月21联系电话:69742029基于问题解决提高学生物理思维能力的教学策略研究研究背景问题的提出为了适应21世纪科技发展和国际竞争的需要,培养和造就具有良好科学素养的一代新人已成为当今世界各国面向新世纪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目标。北京于2007年普通高中起始年级全部进入新课程,新的课程标准非常重视对学生的物理思维能力培养,关注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然而,随着新课程实施与推进,以往教学中的某些教学模式以及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日益凸显,引起我们的关注。为了解决新课程要求与教学现状之间的矛盾,就需要我们找到问题的“瓶颈”,加以分析和研究,提出解决的对策。我们对比新课程标准对教学的要求,分析物理教学中学生和教师存在的问题:学生的主要问题是问题意识差、没有良好的思维习惯、行为习惯以及分析问题的操作步骤与方法;解决物理问题能力存在缺陷。教师的主要问题是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结论的记忆,忽视概念、规律建立过程中的思维方法以及分析方法的渗透;缺少有效有效促进学生思维能力提高的方法等。调查表明,教师需要认真思考如何按照物理学的认知过程去教物理,如何按照人的认知规律教学生。即用“科学的”方法教学生学科学和用科学。教育学家加涅指出:“教育课程的重要的最终目标就是教学生解决问题”。我们认为“问题解决”对学生的学习有着重要作用,检验学生学习效果的一个重要标准就是学生在解决实际物理问题中的能力表现。因此我们课题研究依托“问题解决”教学理论以及心理学理论进行基于“问题解决”的物理教学研究。研究的目的及内容(一)研究目的本课题是关于教学策略的研究;它的目标是提高学生的物理思维能力;研究的切入点是基于问题解决的高中物理各种课型的教学过程。本课题的研究目的:第一,将学生的思维能力通过具体的问题解决过程得到进一步的提高,为学生的终生发展打好基础。提高物理教学质量。第二,通过课题研究积累一些成功的教学案例,初步总结出问题解决与思维能力的结合点,建立具有实践意义和操作价值的教学策略。第三,通过开展一系列的教学实验研究,访谈、学生调研等工作切实提高教师的教学研究能力及教育教学水平,为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做一些尝试。(二)研究内容我们分别从高中物理常见课型概念课、实验课、习题课入手进行调研、现状分析、课例研究、分别提出实施策略,建立基于“问题解决”的教学模式。1、概念教学中基于问题解决提高学生物理思维能力的教学策略(1)物理概念的心理本质(2)中学生学习物理概念的思维障碍分析(3)概念教学中的思维能力培养(4)教学案例:《速度改变快慢的描述加速度》2、实验教学中基于问题解决提高学生物理思维能力的教学策略(1)实验教学的基本内容:本课题研究基本锁定学生分组实验。(2)实验教学现状分析(3)实验教学中提高学生思维能力的教学策略(4)教学案例:《电阻的测量》3、习题教学中基于问题解决提高学生物理思维能力的教学策略(1)习题教学分析(2)习题教学中的提高学生思维能力的教学策略(3)习题教学案例:《一道高考题的分析》三、研究的主要方法(一)、研究对象与研究范围研究对象:昌平一中的高中学生。课题组教师在我校高中三个年级分别进行课题实验研究。研究范围:课题组分为三个子课题分别针对高中物理概念课、习题课、实验课(特指学生分组实验)进行基于问题解决的实践研究。(二)研究方法1、在调查阶段采用文献研究、问卷调查。2、在研究实施阶段采用:①质的研究;②案例研究;3、在结果与分析阶段采用①分析法;②经验总结法。对以上研究过程的各阶段性成果进行归纳、总结和分析。四、课题研究的主要成果(一)构建问题导引、层层深入、师生互动的基本教学策略理论及我们的课题研究实践分析,在不同课型的教学中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一般采用:由问题导引的课堂讨论策略;由目标问题分层或分部分的合作学习策略;分析同类或同主题的“问题解决”组总结、归纳的方法教学的策略。=1\*GB3①由问题导引的课堂讨论策略问题导引的课堂讨论策略是指为达到一定的教学目的而由教师精心准备和设计问题组,或是为了解决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精心准备和设计问题系列,所引发的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讨论交流。=2\*GB3②由目标问题分层或分部分、分角度完成学习任务的合作学习策略本策略是指学生组成合作群体合作完成教学目标的学习活动方式。合作学习倡导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相互切磋,彼此交流、学习经验,质疑协作,提高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