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四、西方自然绝对论思想史略江正杰1、巴门尼德的存在西方哲学史中的自然绝对论思想的真正源头要追溯到巴门尼德。巴门尼德通过改造前此的古希腊米利都学派的自然哲学思想,以及其师克塞诺芬尼的一神论思想,首创了“存在”这一典型的自然绝对论概念。西方哲学中的绝对思想没有哪一个比巴门尼德的存在更为重要的了,整个后来的绝对观念的发展都基本上是在重复和修正巴门尼德的基础上进行的。当然,巴门尼德的存在作为系词“是”还有许多语言学和逻辑学上的含义,这在学术界关于西方本体论的研究中受到很大重视,在此我们不涉及,而只涉及存在的自然绝对论含义。巴门尼德认为存在整个不可分,整个完全均匀相同、连续不断;存在充盈一切;存在永远固定在一个地方静止不动;它无始无终,没有生成和消灭。它在所有方面都封闭着,有如一个滚圆的球体,从中心到每一边都距离相等。在这个球体的界限内,完全没有任何差别。[8]从巴门尼德把存在比为一个无差别的球体来看,我们可以断定巴门尼德实际是把存在看作是空间中的存在物。这个存在物由于是静止不动的和连续不可分的,因此不是我们可见的、有差别的、可以运动的物体。在巴门尼德看来,人?觉到的事物的生灭变化的运动过程不过是存在的虚幻的显现。虽然存在被看作是球体,似乎意味着存在是有限的,在存在之外还存在着虚空,但这乃是基于古希腊人将圆与完美物联系起来的偏见,是不重要的,重要的在于巴门尼德认为我们所能想象的周围世界都在存在之内,因而不存在虚空。巴门尼德还有一个重要的,引起众多猜测的命题是:思维与存在是同一的。对于这个命题我们似乎不能将它与只在近代才充分发展起来的唯心主义意识等同起来,虽然它可以被这样联系。在巴门尼德那儿,思维与存在的同一似乎暗示了存在与空间的同一。因为任何可以感知和想象的事物无不在空间中,换句话说,只有在空间中的事物才是可以思维的,而且思维本身也只能产生于空间形式中。因此,思维与存在是同一的,意味着它们同处在空间中,两者是一体的。在巴门尼德的存在概念中似乎包含了三种可能的含义:一是宇宙的绝对本体;二是精神的绝对本体;三是认识论的存在(与非存在相对)。在哲学的后来发展中,这三个含义往往没有得到恰当的区分。在斯宾诺莎那儿,用前一个含义代替后两个含义。而在黑格尔的绝对精神那里,后面两个含义首先被混起来,然后再取代第一个含义。由于存在的第一个含义不能与物理上的绝对空间联系起来,哲学上的绝对本体论也就不能被科学化;由于第二个含义不能与精神的空间概念联系起来,也就不能解决认识论上的许多问题;又由于物理的空间与精神的空间关系问题不能解决,所以,科学与认识论的真正联系也就不能解决。哲学之谜的揭开都有赖于上述问题的解决,亦即,有赖于对巴门尼德哲学意义的充分领悟。巴门尼德的上述思想未能说明存在如何显现为生灭变化的事物。这一点为他的残篇中另一方面的思想所补充。这些思想才更清晰地表现出其与前此的自然哲学的联系。巴门尼德认为宇宙本原存在两种元素:火与土。火是创造性的元素,土则是质料,分别有热和冷的性质。火浓聚则产生光明的事物(如太阳、恒星);土则产生黑暗的事物——地球;而月亮则混合着光明与黑暗。此外,巴门尼德还提到以太概念,认为以太是一种类似清气的实体。以太包围着一切星体。以太在最外层包围着一切,靠近以太的是我们称之为天的有火事物,最后才是地球的区域。这里表现出巴门尼德的观点并不是前后一贯的。他似乎把以太看作除火与土之外的另一个本原元素。这些元素与存在的关系是什么样的呢?我们不得而知。但如果把巴门尼德所留存下来的观点看作是彼此一致的,似乎可以认为,他的以太就是存在,至少也是存在的主体。因为他认为存在是一个巨大的天球,同时又认为以太在最外层包围着一切。而他的火与土可以被认为是在以太中存在的两种元素。正因为以太中有火与土,才使得存在显现为万物成为可能。这是巴门尼德为了解决存在的静止不动和均匀性与万物的差异性和运动性之间的沟通而不得不吸收他之前的自然哲学思想的结果。我们业已指出,古希腊的自然哲学如果加以区分的话,可以分别出两个根本的倾向:一是原子论的倾向,二是绝对论的倾向。前者的目的是对可见物的结构的根源进行说明,后者则试图从整体上把握宇宙的本体;前者主要着眼于说明自然物的多样性,而后者则着重于探讨万物的统一性。这两个倾向之间的矛盾不仅存在于不同哲学家之间,而且也存在于同一哲学家内部,只是在有的哲学家那里绝对论的倾向较强,而在另外的哲学家那里则可能原子论倾向较强。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