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论 比较文学概观与发展.doc
上传人:sy****28 上传时间:2024-09-12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76KB 金币:16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导论 比较文学概观与发展.doc

导论比较文学概观与发展.doc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4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6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导论比较文学概观与发展比较文学定义界定比较文学是一门从国际的角度研究民族与民族、国家与国家之间的文学以及文学和其他艺术形式、其他意识形态之间关系的独立学科。作为一门学科,比较文学兴起于19世纪下半叶。“比较文学”一词最早出现于诺埃尔和拉普拉斯的《比较文学教程》一书,但这本书只是一部英、法等国的文学作品选集,还谈不上真正的比较研究。因此,现在一般公认,“比较文学”这一名称起源于法国,被尊为“比较文学之父”的A·F·维勒曼(Villemain)1827—1829年在巴黎大学讲授18世纪法国文学时(《18世纪法国文学纲要》)开始使用这一名称。(从那以后,他继续进行研究。那时他研究的题目是“十八世纪法国作家对外国文学和欧洲思想影响的考察”。其着眼点是整个世界观范围,并且把本国研究也作为国际研究的一部分。这样,使文学史的发展显示出一个崭新的历史意识。文学研究的领域扩大了,并已站到文学史展望的高度。)“比较”这种古老的方法,在19世纪上半叶的欧洲(尤其是法国)的学术界风行一时。真正系统地论述比较方法对研究文学的作用的学者,可能应首推英国人H·M·波斯奈特(Posnett)。他发表于1866年的《比较文学》一书,以及1896—1897年法国学者L·P·贝兹(Betz)编辑出版的《比较文学:论文目录提要》,都有助于这一学科,连带它的名称,在欧洲以及后来在世界各国确立下来。1895年,法国的戴克斯特完成了比较文学史上第一篇学位论文《卢梭与世界文学主义之源》,1896年他在里昂大学正式开设比较文学讲座。至此,比较文学这门学科逐渐被高等学衔和学术界所认可。对于“比较文学”这个概念的内涵至今还没有被大家公认的统一的定义。法国比较文学家卡雷在为基亚《比较文学》一书撰写的前言中作了如下界定:“比较文学是文学史的一支:他研究国际的精神联系,研究拜伦和普希金、歌德和卡莱尔、司各特和维尼之间的事实联系,研究不同文学的作家之间在作品、灵感甚至生活方面的事实联系。”美国文学家亨利·雷马克在《比较文学定义和功用》一文中指出:“比较文学史超出一国范围之外的文学研究,并且研究文学与其他知识和信仰之间的关系,包括艺术(如绘画、雕刻、建筑、音乐)、哲学、历史、社会科学(如政治、经济、社会学)、自然科学、宗教等等。苏联著名学者日尔蒙斯基在为《苏联大百科全书》(1976年版)撰写的“历史比较文艺学”的条目中写道:“历史比较文艺学是文学史的一个分支。它研究国际文学的联系以及各国文学现象的之间的相似和区别。文学现象的相似,一方面,可能是由于各国人民社会文化发展的相似;另一方面,可能是由于各国人民之间有着文化和文学的接触。因此,文学发展的过程就可以相应的区分为‘类型的’相似和‘文学的联系和相互影响’。通常两者相互作用,但这并不是说将它们混淆。”这三种定义分别代表了比较文学发展过程中的三大学派——法国学派、美国学派、俄苏学派的观点。不少学者对“比较文学”这一合成词至今仍甚为不满。基亚说:“比较文学并非比较。比较文学实际只是一种被误称了的科学方法。”(《比较文学》)维勒克和沃伦也说:“比较文学这个名称带来了不少麻烦……比较是所有的批评和科学都使用的方法,它无论如何也不能充分地叙述文学研究的特殊过程。”(《文学理论》)有些学者主张直接明白地采用“文学的比较研究”这样的称法,因为“文学”现在大多是指创造性的作品。但从另一方面来看,西方语言中“文学”一词包含“文学修养”和“学识”的古义,汉语的“文学”与相对应的许多西方语言一样,长期以来是解释为“文章博学”、“文献典籍”等,逐渐专用化为“文学作品”或“文学创作”还是本世纪以后的事。尽管屡遭非议,“比较文学”这一含混而略带古义的名称,仍在最现代化的人文学科设置中沿用下来,这是颇有象征意味的。“比较文学”这一术语已约定俗成,如今大家都明白它指的是一种学术研究,而不是创作。中日等东方国家习惯上在“比较文学”之后添上“研究”的字样,似乎是对这一含糊的名称的更正和补充。而在其他西方国家,在概念移植的过程中,“比较文学”的名称又发生了变化,比如在俄语中改称为“比较文艺学”,德国人则一般称之为“比较文学科学”等,林林总总,不一而足。作为文学研究领域中的一门新兴学科的比较文学,无论在实践方面还是在方法及理论方面,都还有一系列有待解决的的课题,例如相互独立的不同体系的文学现象的可比性标准,比较文学独立的方法论体系,文学与其他艺术形式的联系,文学同整个人类文化的联系等,都需要更深入的进行研究。也正是这些问题,预示着比较文学发展的广阔前景。比较文学的学派与观点欧美近代学者对比较文学定义的争论大致分为法国学派(FrenchSchool)、美国学派(AmericanSchool)和俄苏学派(RussianSchool),中国学派(ChineseSch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