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漳州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每日一篇(十二).doc
上传人:sy****28 上传时间:2024-09-11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58KB 金币:16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2014漳州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每日一篇(十二).doc

2014漳州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每日一篇(十二).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6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中公教育•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漳州中公教育:漳州市南昌中路58号丽园君悦1栋1502室电话:0596-2961010温馨提示:2014国家公务员考试11月份就开考了,请考生们及时做好备考准备,更多漳州国家公务员考试备考资料请加中公公考圆梦群195534886进行咨询。中公教育祝您备考成“公”!2014漳州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每日一篇(十二)给定资料1、国家发改委发布的一季度就业形势分析报告指出,今年二、三季度就业形势趋向严峻。问题最突出的首先是高校毕业生,原因是就业总量大,结构性矛盾突出。2006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达413万人,比上年增长22%。据人事部有关调查数据,预计今年全国对高校毕业生需求约为166.5万人,比去年实际就业减少22%,总量矛盾进一步加大。“今年9月1日后仍未就业的应届毕业生,可到户籍所在地劳动保障部门办理失业登记,民政部门还要给短期内无法就业、生活有困难的毕业生提供最低生活保障。”这是6月1日,中组部、中宣部、教育部等14部委联合发出的《关于切实做好2006年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中的要求。国家发改委等部门共同发布的《2006年就业面临的问题及政策建议》显示,我国2006年就业压力进一步加大,劳动力供大于求的数量达1400万人。在新增的劳动力供给中,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达413万人,毕业生总数为2001年的3倍多。2、日前,在北京召开的“2006中国大学生就业高峰论坛”上,专家呼吁,高校与社会应密切配合,尽快使大学生实习制度化,帮助学生为走向社会做更充分的准备。根据有关部门调查统计,我国52.14%的高校本科毕业生认为,缺乏社会经验是其走向工作岗位的最大障碍。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林泽炎博士说,现今高校毕业生普遍缺乏社会工作经验,不懂得学以致用,个人能力的发挥受到极大制约,难以满足用人单位的要求,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措施是在毕业之前组织学生实习。虽然现在已经有不少大学生在社会上实习,但多数是个人行为,制度化、法制化程度不够。3、王亚栋说,我国经济的持续、高速增长为劳动者创造了大量的就业岗位。1978年到2005年,城镇就业人数27年增加了近1.8亿,与此同时,有1.2亿农村劳动者进城找到了工作。但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就业形势依然严峻,压力巨大。首先是劳动力供大于求的矛盾长期存在。“十一五”时期,我国进入新的人口劳动力增长高峰,五年新增劳动力总供给将达到5000多万人,特别是高校毕业生人数会持续增长。今年我国高校毕业生413万人,是历年来最高的,因此大学生就业的矛盾在今年尤为突出。据教育部高校学生司分管大学生就业的副司长刘大为介绍,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每年的增量都在60万左右,今后几年,还要以几十万人的数量增加。刘大为说,“2005年全国新增就业岗位900万,其中的500万要确保用于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只剩下400万,而每年城镇的新增劳动力数量还很大。这些都表明,‘皇帝女儿’不愁嫁的时代已经过去了。”此外,按照目前的就业弹性,“十一五”时期GDP每增长一个百分点,只能增加100万个就业岗位;而按照年均7.5%的经济增长速度计算,五年内只能增加4000万个就业岗位。五年间新增1000万的就业缺口,再加上现有的严酷现实,王亚栋感到“就业形势十分严峻,”他说,“完成全年的就业目标还需努力。”“毋庸置疑,经济发展必然会创造出大量就业岗位,国民经济已经连续三年保持了较高的增长速度,为新增就业创造了条件。今年前八个月新增就业较多,也和同期国民经济较快发展直接相关。”王亚栋强调,除了当前劳动力供给大于需求的矛盾比较集中外,今年以来,我国就业结构的矛盾十分突出,表现为招工难与就业难现象的并存。“经济高速发展下的就业难,并不能简单归结为就业岗位的不充分。目前我国正处在经济结构调整的关键时期,一方面是部分高学历人才感觉无用武之地,同时许多地方和部分行业又反映技能型劳动者严重短缺。”“经济高速发展下的就业难,并不能简单归结为就业岗位的不充分。目前我国正处在经济结构调整的关键时期,一方面是部分高学历人才感觉无用武之地,同时许多地方和部分行业又反映技能型劳动者严重短缺。”4、45%的企业招不到合适的人,50%的人找不到合适的工作;35.4%的应届毕业生希望去党政机关工作,而只有3%的人能实现这个愿望。来自人事部的数据显示,2004年高校毕业生就业渠道分别为各级党政机关约占3%、事业单位约占20%、国有企业约占24%、非国有企业约占(包括私营和外资等)52%。同一年,由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参与的大学生就业意愿调查显示,有35.4%愿意去党政机关,18.9%选择去国有事业单位、17.8%选择去教学科研、13.6%选择国有企业、15%选择外资企业,而只有1.3%选择去私营企业。非国有企业已经成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