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京啤酒惠泉啤酒财务并购案例分析PPT.ppt
上传人:sy****28 上传时间:2024-09-10 格式:PPT 页数:27 大小:3.9MB 金币:16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燕京啤酒惠泉啤酒财务并购案例分析PPT.ppt

燕京啤酒惠泉啤酒财务并购案例分析PPT.ppt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17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6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大鳄与小鱼的游戏——燕京啤酒并购惠泉啤酒案例分析主并企业——燕京啤酒北京燕京啤酒股份有限公司于1993年在香港上市,1997年7月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实际控制人为燕京啤酒企业集团。该集团2003全国市场占有率10.5%,华北市场占有率45%,北京市场占有率在90%以上,是国内三大啤酒巨头之一,在世界15强之列。目标企业——惠泉啤酒福建省惠泉啤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于2003年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第一大股东为惠安县国有资产投资经营有限公司。惠泉啤酒是国内十大啤酒集团之一,在福建的市场占有率多年保持第一,并向江浙、广东和上海等地市场辐射。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利润逐年下降,生存面临威胁。2003年,中国成为全球第一大啤酒生产和消费国行业前三名为青岛啤酒、燕京啤酒和珠江啤酒2004年,中国啤酒市场掀起并购浪潮,同业间并购在产业整合中发挥了巨大作用中国啤酒业由快速增值期进入相对稳定的小幅增长期:生产厂家众多、生产能力相对过剩、市场竞争较为激烈,同时存在地方保护主义地产地销的生产销售方式,存在500公里的销售半径区域优势:1999-2001年惠泉啤酒产量和省内市场占有率连续三年排名第一。2002年福建是全国第三大啤酒市场,福建人均消费量全国第一。语言障碍与市场保守,使得许多国内外知名的品牌难以进入福建市场。而惠泉、雪津两大本土品牌共占福建酒业六成以上份额,并筑起外商进入市场的保垒。福建不仅是燕京与青啤、华润等企业争夺华南市场的重要砝码,也是企业进军台湾的桥头堡。惠泉在一些南部省份有很大的市场占有率。硬件优势:2001年,惠泉啤酒公司引用日本生啤酒管理经验和低温膜过滤高新技术,于4月成功开发惠泉生啤酒,被人民大会堂指定为“国宴特供酒”。同年,在公司北厂实施8万吨填平补齐技改项目,企业年生产能力跃至50万吨。燕京啤酒的发展战略是做强“燕京”品牌,使“燕京”成为世界啤酒行业的国际知名品牌;同时,积极开发国内国际两个市场,做强市场网络,提升“燕京”的品牌效应。(1)燕京啤酒现金流量分析(2)举债能力分析(3)总结燕京啤酒在2001-2004年现金储备很多,企业现金回笼速度很快,另外,举债能力很强,可以较容易的取得较大规模的融资。同时,需要特别说明的是,燕京啤酒的最大股东持股比例高达将近70%,即存在控股股东,为了避免股权分散,在现金充足以及举债能力强的条件下,企业选择现金支付方式也很明智的决定。(2)营运能力分析(3)盈利能力分析(4)成长性分析优势互补——燕京啤酒可以借助惠泉比较成熟的营销网络进入福建市场,而惠泉啤酒可以借助燕京比较成熟的技术、管理、市场经验燕京啤酒与惠泉谈的最早、合作的最早,且在经营理念、营销方式有共同点惠泉以前的第一大股东是当地国资公司,其他股东中同行业的企业很少,而按照十六大的方针在竞争性行业要实现国有股的逐步让出,这给燕京的收购创造了有利条件在收购战略选择上,燕京一直走得比较稳,基本上是收购一家做好一家,是本着促进当地啤酒企业发展的思路来做的惠泉与燕京同为上市公司,均有各自的经营团队,在经营策略上难免会产生矛盾,这或许也是其业绩出现问题的原因。其实,越来越多的啤酒巨头都在走马圈地,以收购来扩大自身实力,但是对收归麾下的企业若不能很好地完成整合,就可能变为负担,成为盲目收购的“后遗症”。本案例的并购方燕京啤酒根据自身的业务发展和市场策略,主动出击,在中国啤酒并购热潮中上演了一场精彩的接力棒好戏;而作为股权转让方的惠泉啤酒的非流通股股东,通过股权转让,不但顺利取得了资本利得收入,而且提前分配了上市公司的滚存利润和未来收益。对并购当事双方来说,取得了“双赢”的美好结局。扩大规模,注重效益,做大是为了做强在横向并购中实施“大品牌”政策在横向并购中创造和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中国啤酒业的发展趋势在于企业间的大重组和大整合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