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精选17篇).docx
上传人:挥剑****天涯 上传时间:2024-09-10 格式:DOCX 页数:51 大小:59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精选17篇).docx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精选17篇).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41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精选17篇)教案是教师在备课过程中所制定的教学计划和指导材料。教师还可以利用多媒体、互联网等现代教育技术,丰富教学资源和手段。接下来是一份具有启发性的历史教案,通过讲述历史故事来激发学生对历史的兴趣。苏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篇一谈话:大家仔细看看,你能把这些标价中的数分成两类么?谁愿意来分分?这组数不是整数,它们也有自己的名称,叫做小数。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一些关于小数的初步认识。(板书:认识小数)。二、探究新知。(一)读小数。师:小数点在小数中就读作“点”,你会读小刀的标价么?(指名学生读,多叫几个)。师:这个小数与其他的有什么不一样么?生:这个小数小数点的后面只有一个数字,而其他的都有两个。师:观察得真仔细,像这样小数部分只有一个数字的叫一位小数,有两个数字的叫两位小数。师:刚才我们念了一位小数,那么大家会念这些两位小数么?(先让学生自己试试,再有老师总结读小数的方法:小数的整数部分可按照整数的读法读,而小数部分要依次读出每个数位上的数字。)。师:再请几个同学试着读读。(如有读错的加以纠正)。(二)写小数。师:小数我们已经会读了,那么它该怎么写呢?写小数与读小数的顺序是一样的,先写整数部分,再写小数点,最后写小数部分。(以书的价格为例老师一边说写法一边在黑板上示范)。师:学会了么?好请同学们在自己的练习纸上写一写其他几样文具的价格。(生自由练写,师巡视)。(三)巩固以元为单位的小数的实际含义。师:刚刚的转化学会了么?我们在来练练怎么样?请把书翻到88页,中间有张表格,请同学们轻声读读表中食品的标价,然后完成这张表格,填写它们分别表示几元几角几分。(填完后指名同学回答。)。(四)寻找生活中的小数。师:你还在哪里找到过小数呢?生1:自动铅笔上标有0.5毫米的字样。生2:饮料上也有。生3:书的背面有标价,也是小数。师:同学们都观察得好仔细呀。老师也找了几个,大家瞧瞧:人体正常体温可达37.5摄氏度,篮球运动员姚明的身高是2.26米。三、巩固练习。8.64元=8()6()4()。四、课堂小结。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么?五、布置作业。苏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篇二一、教学目标:1、能正确、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2、通过比较阅读了解本诗特点(“诗中有画”、先直抒胸臆,再具体描述等)。3、通过文本细读,想象画面,并尝试将体悟到的画意通过朗读表现出来。二、预习作业:2、熟读,争取上课前能够做到接近背诵的程度;。3、对不理解意思的字与词,查一查工具书;。4、制作一张简单的表格,比较一下这两首诗的异同,可从时间、地点、颜色、景物、诗人当时心情等你认为值得比较的方面来进行。三、教学过程:第一板块——利用比较阅读简析本诗,兼巩固前诗,初读本诗。用表格对前面一课所学的诗歌望湖楼醉书进行简单分析。朗读诗歌晓出。(抽加齐读)。解决重点字词,相互解释诗句,全班交流。交流预习表,比较两首诗的异同。第二板块——分析古诗“诗中有画”的特点。明示“诗中有画”,告知这是中国相当部分古诗的典型特点。欣赏诗——出示画江雪;。欣赏画——出示本诗。讨论:这是一幅怎样的画?你看到了什么?在讨论中,将对诗句的理解融为一个整体。并尝试将体悟到的画意通过朗读表现出来。第三板块——了解本诗先直抒胸臆,再具体描述的写法特点。通过和饮湖上初晴后雨比较,了解本诗先直抒胸臆,再具体描述的写法特点,这也是本诗流传千古的原因之一;通过和望湖楼醉书比较了解本诗夸张手法的运用。第四板块——精细化朗读诗歌。教师出示一些提示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对本诗的朗读;。个人揣摩朗读;。小组交流朗读;。全班交流朗读——要说出如此朗读的理由。第五板块——作业。可以搜集描写西湖和荷花的诗歌,尝试运用比较阅读的方法进行赏析。苏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篇三师:同学们,老师这里有个谜语请你们猜一猜,“有个宝宝真稀奇,身穿三百多件衣,每天都要脱一件,等到年底剩张皮”。生:“日历”。师:为什么呢?谁来解释一下?生:“因为日历每天都要撕去一张纸到了年底只剩下日历皮了”。生:“日历有三百多页纸,每过一天就要脱衣服一件。”师出示“一本日历”观察。师:“日历上都记载着什么?”生:“年、月、日”板书课题“年、月、日”(二)学习新课。1、出示例1。2、观察20xx年历,你想了解到什么知识?生:一个月有多少天?一年有多少个月?生:哪几个月是31天?哪几个月是30天?生:二月有多少天?一年有多少天?生:四月有几个星期零几天?3、师:应该先分析哪个问题?生:一个月有多少天。师:为什么?生:知道了一个月有多少天,就可以求出一年有多少天。生:用一个月的天数乘上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