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蟋蟀的住宅教学设计蟋蟀的住宅教学设计(通用21篇)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学设计,教学设计以计划和布局安排的形式,对怎样才能达到教学目标进行创造性的决策,以解决怎样教的问题。我们该怎么去写教学设计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蟋蟀的住宅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分享。蟋蟀的住宅教学设计篇1学习目标1、了解蟋蟀的住宅是怎样建成的。2、体会蟋蟀吃苦耐劳,不肯随遇而安的精神和作者热爱科学、探索自然的精神。3、让每一个学生通过合作学习、汇报展示、课堂互动交流中,都体验到学习带来的喜悦,培养学生的学科兴趣和学习能力。4、通过学习,逐步感受祖国优秀民族文化的美。一、提出学习目标(约3分钟)1、复习导入新课(1)、听写词语(2)、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蟋蟀住宅的什么特点?2、提出学习目标(1)、把7至9自然段读通顺,明白里面讲了一件什么事?难懂的字词和句子多读几遍。(2)、抓住重点句子了解蟋蟀住宅是怎样建造的?(3)、能结合对课文的理解,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二、展示学习成果(全员参与)(约30分钟)(给学生自主学习、解决问题的时间至少约束8分钟)(一)基础知识展示(小组内完成)1、我学会了“扒土、宽敞、抛出”等词语,明白了它们的意思。2、我会用“宽敞、平坦”等说一句话。3、我会流利地朗读课文第七至九自然段。4、我会做每课一练中的题目。(二)学文悟情展示1、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第七至九自然段主要讲了蟋蟀是怎样建造住宅的,从中体现了蟋蟀的建筑才能。2、感悟文本。(1)感悟文本生1:从“蟋蟀盖房子大多是在十月,秋天被寒的时候。它用前足扒土,还用钳子搬掉较大的土块。它强有力的后足踏地。后腿上有两排锯,用它将泥土推到后面,倾斜地铺开。”中主要写了蟋蟀是怎样挖掘泥土,修建住宅的。生2:从“工作做得很快。蟋蟀钻在土底下干活,如果感到疲劳,它就在未完工的家门口休息一会儿,头朝着外面,触须轻微地摆动。”中让我感觉到这句描写得细致入微,从中我能体会到作者的观察是多么细心啊!(2)感悟写作特点课文语言优美、生动、形象,不少地方把蟋蟀比作人,将蟋蟀的巢穴比作人的住宅,这是一种以拟人的手法,这种拟人手法的运用,缩短了人与蟋蟀间的距离,使本来比较生疏、枯燥的关于蟋蟀及巢穴的知识变得亲切、生动、形象,增强了文章的可读性。(三)创作性展示(以小组的形式全班展示)1、小组声情并茂地朗读课文的一段话。2、小组展示自己仿写的一段话。3、展示心得体会。三、激发知识冲突(约5分钟)怎样用富有情趣的语言描写具体事物?四、知识拓展延伸(约2分钟)1、展示自主收集的资料。2、仔细观察一种小动物,运用作者的写作方法,写一篇短文。写出这种小动物的特点。蟋蟀的住宅教学设计篇2一、教材解读《蟋蟀的住宅》是法布尔写的一篇观察笔记,属于科学小品文。科学小品的文体特点是短小精悍、生动活泼、文情并茂,大量采用了拟人手法,寓科学知识于趣味之中,想象非常丰富,语言十分风趣。这也是与前一课《爬山虎的脚》所不同之处。另外这一组单元学习重点之一是认真体会作者怎样观察的方法,从课文的字里行间,我们发现作者在记录“住宅特点”的时候是按照方位顺序来写,描写得比较详尽,而在记录“建筑住宅”按时间顺序,描写相对概括。在字里行间我们能感受到作者是通过认真仔细、长期深入的观察才发现了这一昆虫世界中不为人知的秘密。二、学习目标1、会读“宅、蔽”等7个生字,会写“蔽、搜、抛”等生字,联系上下文理解“随遇而安”等词的意思;2、通过小标题概括,把握说明要点;3、通过概括梳理,比较阅读,学习不同的观察和写作方法。三、设计预设(一)引入拟人1、学习题目之拟人写法;2、明确文体(观察笔记,科普说明文)。(二)把握主要内容1、生字词:隐蔽慎重搜索隧道随遇而安2、围绕“蟋蟀的住宅”,作者主要记录了哪些方面的内容?学生小标题概括:选择住宅、住宅特点、建筑住宅(三)学习活动一:学习“住宅特点”和“选址”部分1、出示第5—6自然段,找出作者主要写了住宅场所,学生概括理清,填在学习单“观察场所”一栏中,发现点明是按“方位”顺序来观察的;2、学生概括住宅各场所的特点,相机完成学习单“场所特点”部分(先共同完成,后自主概括,最后交流);3、找找写的有趣的地方,删去有趣的文字进行比较;4、过渡:这么一处避风遮雨的好去处,蟋蟀是怎么得来的呢?衔接学习“选址”部分,重点抓拟人写法。(四)学习活动二:比较学习“建筑特点”与“住宅特点”1、小组合作对比阅读,比较“建筑特点”与“住宅特点”的写法异同点;2、交流,要求学生能以具体的例子来说明。相同点是两部分都运用拟人手法,写得比较细腻,用词准确,经过长期和细致观察;不同之处是分别是按方位、时间顺序来写的。(五)互文阅读1、与《昆虫记》片段观察笔记的比较阅读,侧重引领学生交流“拟人写法”和“观察细致”:在居民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