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课时:_直线、平面垂直的判定及其性质.doc
上传人:sy****28 上传时间:2024-09-15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462KB 金币:16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第二十二课时:_直线、平面垂直的判定及其性质.doc

第二十二课时:_直线、平面垂直的判定及其性质.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6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直线、平面垂直的判定及其性质基础梳理:1.直线与平面垂直(1)判定直线和平面垂直的方法①定义法.②利用判定定理:如果一条直线与平面内的两条相交直线垂直,则这条直线与这个平面垂直.(2)直线和平面垂直的性质:①直线垂直于平面,则垂直于平面内任意直线.②垂直于同一个平面的两条直线平行.③垂直于同一直线的两平面平行.2.斜线和平面所成的角斜线和它在平面内的射影所成的锐角,叫斜线和平面所成的角.3.平面与平面垂直(1)平面与平面垂直的判定方法①定义法②利用判定定理:如果一个平面过另一个平面的一条垂线,则这两个平面互相垂直.(2)平面与平面垂直的性质如果两平面互相垂直,那么在一个平面内垂直于它们交线的直线垂直于另一个平面.双基自测1.(人教A版教材习题改编)下列条件中,能判定直线l⊥平面α的是().A.l与平面α内的两条直线垂直B.l与平面α内无数条直线垂直C.l与平面α内的某一条直线垂直D.l与平面α内任意一条直线垂直解析由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定义,可知D正确.答案D2.(2012·安庆月考)在空间中,下列命题正确的是().A.平行直线的平行投影重合B.平行于同一直线的两个平面平行C.垂直于同一平面的两个平面平行D.垂直于同一平面的两条直线平行解析选项A,平行直线的平行投影可以依然是两条平行直线;选项B,两个相交平面的交线与某一条直线平行,则这条直线平行于这两个平面;选项C,两个相交平面可以同时垂直于同一个平面;选项D正确.答案D3.(2012·兰州模拟)用a,b,c表示三条不同的直线,γ表示平面,给出下列命题:①若a∥b,b∥c,则a∥c;②若a⊥b,b⊥c,则a⊥c;③若a∥γ,b∥γ,则a∥b;④若a⊥γ,b⊥γ,则a∥b.其中真命题的序号是().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解析由公理4知①是真命题.在空间内a⊥b,b⊥c,直线a、c的关系不确定,故②是假命题.由a∥γ,b∥γ,不能判定a、b的关系,故③是假命题.④是直线与平面垂直的性质定理.答案C4.(2011·聊城模拟)设a、b、c表示三条不同的直线,α、β表示两个不同的平面,则下列命题中不正确的是().A.eq\b\lc\\rc\}(\a\vs4\al\co1(c⊥α,α∥β))⇒c⊥βB.eq\b\lc\\rc\}(\a\vs4\al\co1(b⊂β,a⊥b,c是a在β内的射影))⇒b⊥cC.eq\b\lc\\rc\}(\a\vs4\al\co1(b∥c,b⊂α,c⊄α))⇒c∥αD.eq\b\lc\\rc\}(\a\vs4\al\co1(a∥α,b⊥a))⇒b⊥α解析由a∥α,b⊥α可得b与α的位置关系有:b∥α,b⊂α,b与α相交,所以D不正确.答案D5.如图,已知PA⊥平面ABC,BC⊥AC,则图中直角三角形的个数为________.解析由线面垂直知,图中直角三角形为4个.答案4考向一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判定与性质【例1】►(2011·天津改编)如图,在四棱锥PABCD中,底面ABCD为平行四边形,∠ADC=45°,AD=AC=1,O为AC的中点,PO⊥平面ABCD.证明:AD⊥平面PAC.[审题视点]只需证AD⊥AC,再利用线面垂直的判定定理即可.证明∵∠ADC=45°,且AD=AC=1.∴∠DAC=90°,即AD⊥AC,又PO⊥平面ABCD,AD⊂平面ABCD,∴PO⊥AD,而AC∩PO=O,∴AD⊥平面PAC.(1)证明直线和平面垂直的常用方法有:①判定定理;②a∥b,a⊥α⇒b⊥α;③α∥β,a⊥α⇒a⊥β;④面面垂直的性质.(2)线面垂直的性质,常用来证明线线垂直.【训练1】如图,已知BD⊥平面ABC,MC綉eq\f(1,2)BD,AC=BC,N是棱AB的中点.求证:CN⊥AD.证明∵BD⊥平面ABC,CN⊂平面ABC,∴BD⊥CN.又∵AC=BC,N是AB的中点.∴CN⊥AB.又∵BD∩AB=B,∴CN⊥平面ABD.而AD⊂平面ABD,∴CN⊥AD.考向二平面与平面垂直的判定与性质【例2】►如图所示,在四棱锥PABCD中,平面PAD⊥平面ABCD,AB∥DC,△PAD是等边三角形,已知BD=2AD=8,AB=2DC=4eq\r(5).M是PC上的一点,证明:平面MBD⊥平面PAD.[审题视点]证明BD⊥平面PAD,根据已知平面PAD⊥平面ABCD,只要证明BD⊥AD即可.证明在△ABD中,由于AD=4,BD=8,AB=4eq\r(5),所以AD2+BD2=AB2.故AD⊥BD.又平面PAD⊥平面ABCD,平面PAD∩平面ABCD=AD,BD⊂平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