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小学语文六年级教学建议——《江雪》综合资料之二.docx
上传人:Ma****57 上传时间:2024-09-10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4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2022小学语文六年级教学建议——《江雪》综合资料之二.docx

2022小学语文六年级教学建议——《江雪》综合资料之二.docx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PAGEPAGE6小学语文六年级教学建议——?江雪?综合资料之二一、教学要求1?学会7个生字。2?正确朗读课文。背诵课文。3?初步了解古诗的大意。二、教材说明?江雪?是唐代诗人柳宗元所作。?江雪?,即江上雪景。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绝:绝迹。人踪:人的踪迹。灭:消失,没有了。千山:虚指所有的山。万径:虚指所有的路。这两行的意思是:所有的山上,都看不到飞鸟的影子,所有的小路,都没有人的踪影。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孤:孤零零。舟:小船。蓑:蓑衣。笠:斗笠。这两行的意思是:〔在〕孤零零的一条小船上,坐着一个身披蓑衣,头戴斗笠的老翁,在大雪覆盖的寒冷江面上单独垂钓。本课的教学重点是学习生字,朗读、背诵课文。三、教学建议〔一〕课前准备1?生字卡片、课文朗读录音带。2?教学挂图或投影片。〔二〕识字、写字教学1?识字教学。注意读准踪、舟、翁的字音。启发学生采用多种方法识记生字。如:绝、孤、翁,可用熟字加偏旁的方法识记。径、钓,可用熟字轻、的换偏旁的方法识记。2?写字教学。绝、径、踪、孤都是左窄右宽的字,左边的偏旁与右边的部件长短也不同。书写时注意,径的右上不要写成又;孤的右半边不要写成爪。翁:上面的公要写扁一些,下面羽字左边的习比右边的习要略小一点儿。钓:右边是勺,不是勾。〔三〕词句教学充分利用挂图或投影片进行观察,让学生边读边悟,初步了解诗意,再进行背诵。开始可从学生生活中见到的雪景入手读懂江雪是写江上的雪景。接着,启发学生提出问题江上雪景是怎样的呢学生边读诗边看图,领悟出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其中的千万都是指许多。鸟飞绝,是没有了鸟的踪影。人踪灭,是没有人的足迹。全句写出了大雪覆盖的严寒景象。然后边读诗边看图,理解孤舟是孤零零的小船;蓑笠翁是身披蓑衣,头戴斗笠的老人;独钓,是一个人垂钓;寒江,寒冷的江面上。最后了解这两行讲的是在孤零零的一条小船上,一位身披蓑衣,头戴斗笠的老翁,在大雪覆盖的寒冷的江面上单独垂钓。让学生大致了解诗意就行。〔四〕朗读、背诵指导结合看图、投影、听音乐等,尽量让学生去感受诗的意境。例如如下: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在反复朗读的根底上,可借助图画练习背诵这首诗。〔五〕练习提示1?第一题,在学习课文时完成。2?第二、三题,在识字、写字教学时完成。3?第四题,在学生背诵课文后完成。〔六〕课时安排教学本课可用1~2课时。四、教学设计举例〔一〕谈雪激趣入课题。教师启发谈话:同学们你们看过怎样的雪景今天我们去看看唐代诗人柳宗元笔下的雪景。出示雪景图或投影,学生读题,结合看图,读懂江雪就是江上雪景。〔二〕边读边想读诗句。1?正确朗读全诗。2?引导读懂诗句。学习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1〕用迁移法读懂千山、万径。请同学们回忆?夜宿山寺?中百尺的百表示什么意思这儿的千、万与百的意思一样都是指许多、很多。〔2〕用看图法读懂鸟飞绝、人踪灭。请同学们观察图,在图上找鸟与人的踪影。〔学生找不到,就让学生说说为什么找不到。〕〔3〕用词意连接法,体会诗意所描写的寒冷景象。〔4〕用看图记诗句的方法背诗句。学习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1〕用看图法读懂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的意思。〔2〕用词意连接法让学生说说大意。〔3〕用看图记诗句的方法背诵诗句。〔三〕朗读古诗品品味,记住诗句自然成。1?在古朴的音乐中,让学生看图、想象,读出诗的韵味来。2?通过反复朗读到达背诵。五、参考资料柳宗元〔773;一;819〕字子厚,河东解州人,世称柳河东。贞元九年进士,授校书郎,调蓝田尉,升监察御史里行。因参加王叔文集团变法,被贬为永州司马,后迁柳州刺史,故又称柳柳州。与韩愈皆倡导古文运动,同被列入唐宋八大家,并称韩柳。内容总结〔1〕小学语文六年级教学建议——?江雪?综合资料之二一、教学要求1〔2〕二、教材说明?江雪?是唐代诗人柳宗元所作〔3〕〔二〕识字、写字教学1〔4〕然后边读诗边看图,理解孤舟是孤零零的小船〔5〕〔五〕练习提示1〔6〕〔六〕课时安排教学本课可用1~2课时〔7〕四、教学设计举例〔一〕谈雪激趣入课题〔8〕请同学们观察图,在图上找鸟与人的踪影〔9〕〔3〕用看图记诗句的方法背诵诗句〔10〕一
立即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