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税收理论与实务》教学辅导(一)第一章税收概论一、税收定义(一)税收概念税收是国家为了实现其职能,凭借政治权力,按照法定标准,向单位和个人无偿地征收实物和货币,以取得财政收入的一种方式。(二)对税收概念的理解(1)税收的目的是为了满足国家履行公共职能的财政需要;(2)国家征税凭借的是政治权力;(3)税收必须按照法定标准,借助法律形式实现;(4)税收是国家取得财政收入的最主要形式;(5)税收的物质内容是实物和货币。(三)税收的形式特征税收具有无偿性、强制性、固定性的特征。税收的无偿性是指国家征税以后,其收入就成为国家所有,不再直接归还纳税人,也不给纳税人支付任何报酬;税收的强制性是国家凭借政治权力,以法律形式确定政府作为征税人和社会成员作为纳税人之间的权利和义务关系;税收的固定性是国家通过法律形式,预先规定实施征税的标准,便于征纳双方共同遵守。税收的三性是税收这种特殊分配形式的重要特征,也是税收区别于其他财政收入形式的主要标志。二、税收的职能税收的职能可以概括为组织财政收入职能、收入分配职能、资源配置职能和宏观调控职能。(一)组织收入职能税收组织收入的职能是指税收作为参与社会产品分配的方式,能够将一部分社会产品从社会成员手中转移为国家所有,形成国家财政收入,以满足国家行使权力的需要。税收组织财政收入是税收首要的、最基本的职能。税收组织收入的职能有以下特点:收入来源的广泛性,收入数额的稳定性,收入获得的连续性。(二)收入分配的职能收入分配的职能是税收影响社会成员收入再分配的功能。主要体现在调整不同收入阶层的收入水平上。(三)资源配置职能资源配置职能,是税收所具有的,通过一定的税收政策、制度,影响单位和个人的经济活动,从而使社会经济资源得以重新组合、安排的功能。税收资源配置的职能主要体现在:平衡产销供求关系,促进经济结构合理,促进资源的有效利用。(四)宏观调控职能宏观调控职能,是税收所具有的,通过一定的税收政策、制度,影响社会经济运行,促进社会经济稳定发展的功能。税收宏观调控职能主要体现在控制需求总量、调节供给结构、促进经济增长。三、税收的原则(一)税收公平原则是政府征税要使纳税人所承受的负担与其经济状况相适应,并且在纳税人之间保持均衡,能力相同的人纳同样的税,以体现税收的横向公平;能力不同的人纳不同的税,以体现税收的纵向公平。可见,税收负担的公平与否是相对于纳税人的纳税条件的。税收的公平原则应该包括创造平等竞争环境、按受益多少征税和依据负担能力征税。创造平等竞争环境是实现税负公平的重要条件,按受益多少纳税是衡量公平税负的标准之一,依据负担能力纳税是衡量公平税负的另一个标准。(二)税收效率原则税收效率原则是国家征税要有利于资源的配置和经济机制运行,提高税务行政管理效率。税收效率原则具体包括经济效率和行政效率两方面内容。税收的经济效率是从税收与经济关系角度,将税收置于经济运行过程中,考察税收对社会资源和经济机制所产生的影响,通过税收干预经济的影响包括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和减少效率损失两个方面;税收的行政效率是税收制度的制定与实施,要以较少的征管费用和执行费用取得较多的税收收入。税收的行政效率要求税制简便易行,降低税务成本。(三)税收稳定原则四、税收的负担(一)税收负担税收负担是纳税人因国家征税而产生的经济利益的损失。(二)衡量税收宏观税负的指标宏观税负是一定时期内全部税收占国民产出的比例。宏观税负是衡量税收负担的综合性指标,一般用国民生产总值税负率、国内生产总值税负率和国民收入税负率来表现,国际上较为通用的是前两项。(三)衡量税收微观税负的指标微观税负是不同纳税人、不同地区、不同行业的税收负担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它反映税收负担的分布结构和各种纳税人的负担状况,衡量微观税负的一般指标有企业所得税负率、企业综合税负率和个人所得税负率。(二)税收负担的决定因素(1)经济发展水平;(2)政府职能范围;(3)财政收入结构;(4)宏观经济政策。第二章税收制度概述一、税收制度(一)税收制度的概念税收制度是国家为取得财政收入而制定的调整国家与纳税人在征税与纳税方面权利与义务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二)税收制度的法律级次(三)税收法律关系1、税收法律关系是由税收法律规范确认和调整的,国家与纳税人之间发生的权利与义务关系。2、税收法律关系的构成税收法律关系是由享有这种关系的主体、客体和法律关系的内容三方面构成的。(1)税收法律关系的主体,是税收法律关系中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单位和个人,分为征税主体和纳税主体;(2)税收法律关系的客体,是税收法律关系主体的权利和义务共同指向的对象,同时也是其权利与义务得以存在的客观基础,具体讲就是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