辨证论治骨质疏松症.doc
上传人:sy****28 上传时间:2024-09-12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7KB 金币:16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辨证论治骨质疏松症.doc

辨证论治骨质疏松症.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6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辨证论治骨质疏松症王雪娇,吴琼,李咏梅*(沈阳军区大连疗养院付家庄疗区)摘要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是一种全身性骨病,表现为骨总量减少,或单位体积内骨组织量减少,骨质有机成分生成不足,继发钙盐沉着减少。正常成年人的骨量随年龄增长而减少,故老年人常有生理性骨质疏松。骨质疏松症是一个全球性的健康问题,严重性仅次于肿瘤、心血管病,位居中老年人五大疾病患病率之首,为此大家一定要引起重视。针对西药在治疗骨质疏松症方面有毒副作用大、远期疗效不肯定、价格昂贵等缺点,探索中医中药防治骨质疏松症中的用药优势,通过辨证施治,调节患者全身机体阴阳平衡,才能达到彻底治愈的目的。中医药治疗骨质疏松症是根据“贤主骨”的理论,肾虚是骨质疏松症的发病关键,脾虚是本症的重要病机,气机不畅是本病的促进因素。临床辨证依主次之分进行治疗。关键词:骨质疏松症;中医药疗法;补肾;健脾;舒筋活络骨质疏松是一种以单位体积内骨量低于正常为特征的骨骼疾患,当在此基础上出现疼痛、骨折等一系列临床症状时,称作骨质疏松症[1]骨质疏松症是由多种因素导致的以骨量减少,骨质变脆为主要特征的最常见的代谢性骨病之一。随着骨质强度的降低、脆性增加,骨质疏松易发生骨折,临床出现骨痛,严重影响老年人的生存质量。抗骨质疏松药在治疗骨质疏松症方面:西医的药物主要予镇痛、抗骨质疏松药、激素等,该治疗对许多患者相对费用昂贵,不良反应较多,且部分患者疗效欠佳[2]。中药治疗骨质疏松症有其独特的优势,其辨证施治和综合治疗的作用特点,能迅速有效地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一、病因病机本病多由先天禀赋不足、后天调养失宜、久病失治、老年衰变、用药失当引发。1、先天禀赋不足,体质虚弱父母体虚,遗传缺弱,胎中失养,孕育不足,造成肾气亏虚,肾精不足,髓空骨软。《灵枢·经脉》云:“人始生,先成精,精生而脑髓生,骨为干,脉为营,筋力刚,肉为墙,皮肤生而毛发长”,说明人在出生前后骨骼的生长、发育均依赖于肾精。2、饮食不节,损伤脾胃,精微不输暴饮暴食、嗜欲偏食、饮酒过度等原因均会损伤脾胃。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胃长期受损,化源衰少,脏腑、经络、四肢百骸失于滋养,关节不利,肌肉瘦削,发为本病。3、久病失治,后天调养失宜损及五脏久病或大病之后,邪气过盛,脏气损伤;或瘀血内结,新血不生;或病后失于调理,正气亏虚难复,精气亏耗,伤及五脏、“五脏之伤,穷必及肾”。二、辨证论治1、肾精不足:治法:滋补肝肾,强筋壮骨。方药:左归丸合虎潜丸加减。方中熟地、龟板、山萸肉、菟丝子、白芍滋阴养虚,补肝肾之阴;锁阳,鹿胶温阳益精,养筋润燥;枸杞益精明目;黄柏、知母泻火清热;虎骨、牛膝强腰膝,健筋骨;山药、陈皮、干姜温中健脾。关节烦疼或发热加鳖甲、地龙、秦艽、桑枝;骨蒸潮热以生地代熟地,加青蒿、银柴胡、胡黄连;筋脉拘急加木瓜、汉防己、络石藤、生甘草;小儿虚烦易惊多汗抽搐者加牡蛎、龙骨、钩藤;若出现肌肉关节刺痛、拒按或有硬结,皮肤瘀斑、干燥无泽、面晃唇暗、舌质淡紫或有瘀点,脉弦涩等血瘀的表现,可选用血府逐瘀汤合复元活血汤加减治疗,以养血活血,活络软坚。2、脾肾气虚:治法:补益脾肾。方药:右归丸合理中丸加减。方中制附子、肉桂温补命门之火,以强壮肾气;熟地、枸杞子、山萸肉、杜仲:菟丝子养血补肾生精;党参、山药、白术、炙甘草健脾益气;干姜温振脾阳;当归养血和营;鹿角胶为血肉有情之品温养督脉。腹痛拘急者加乌头、细辛、全蝎、蜈蚣;浮肿关节肿胀加茯苓、泽泻、苡仁、身倦乏力者加黄芪;肌肉萎缩者加灵芝、何首乌、鸡血藤、阿胶。对骨质疏松合并畸型或骨折的患者采用夹板或支架固定制动,并鼓励患者早期进行适当的功能锻炼。三、预防养成良好的饮食及生活习惯,使骨量维持相对稳定,减少其丢失。有规律的积极锻炼身体,适当负荷,避免过度吸烟、炊酒,服用过多的咖啡因,合理的营养,摄入较高的钙量,如食用牛奶、豆制品、鱼、虾、蟹。应控制服用影响钙的利用的药物或营养物,如含铝的制酸药,长期严格素食或低盐饮食者更应注意钙的补充。对于绝期后妇女可考虑小剂量雌激素治疗。四、讨论随着人类社会进入老龄化,骨质疏松的发病率逐年升高,特别是绝经后妇女极其普遍。中药治疗骨质疏松具有一定的临床效果,且副作用少,患者易接受,便于长期服用。中医理论比较强调对病人机体的整体治疗,认为只有通过辩证施治,调节患者全身机体阴阳平衡,才能达到彻底治愈的目的。中药治疗骨质疏松症具有理论基础,与调节机体神经内分泌、免疫、微量元素等有关,可干预骨代谢的各个环节,作用于多靶点。治疗骨质疏松的目的在于缓解疼痛,其次在于增加或者维持骨量和预防骨折的发生[3]。骨质疏松使用中药进行治疗能够有效的提升骨量,加强骨密度,避免了骨折现象的发生,从而有效治疗骨质疏松症。参考文献胥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