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课程建设项目书课程名称.NET架构及应用课程类别专业选修课课程建设层次校级优秀建设课程课程负责人廖德钦院部名称计算机学院建设起止年限2011.5–2014.5申报日期:2011年5月成都信息工程学院教务处制填表说明课程建设项目书为项目申报、立项、验收全过程跟踪文件。课程类别指:公共基础课、学科基础课、专业主干课或其它。课程建设层次可填为:国家级精品课程、省级精品课程、院级精品课程和院级优秀课程。第一项到第五项为项目申报时申报人填写。第六项为项目审批时学校填写。第七项为项目验收时申报人填写。第八项为项目验收时学校填写。各栏内容填不下可以加页。项目申请需同时交付文本文档和电子文档。教务处二○一一年四月一、项目基本信息1.课程负责人基本信息:课程负责人姓名廖德钦性别男出生年月1975年5月参加工作时间1997年7月高校教龄14最后学历硕士职称讲师现任职务无学术专长计算机应用2.课程负责人学术水平与教学水平:(简述课程负责人近五年的科学研究与教学研究活动与成果,主讲过的本科课程及次数,教学水平)近五年参加教材编写情况:《实用操作系统》,第三作者,国防工业出版社,2005年出版《二级C++语言程序设计考题精解与考场模拟》,第一作者,人民邮电出版社,2005年出版《XML原理及应用》,第三作者,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4年出版近五年参加科研项目情况:基于P2P协议的即时通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横向科研项目,负责人,经费6万,2010年基于P2P协议的即时通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院选科研项目,负责人,2009年基于WEB环境的自适应考试系统的设计与实现,院选教改项目,负责人,2006年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校级优秀建设项目,参与人,2006年牡丹江工务段生产管理系统,校外科研项目,参与人,2006年近五年主讲课程:《.NET架构及应用》,5届《WEB编程技术》,5届《XML基础及应用》,3届《C语言程序设计》,5届《计算机导论》,5届《面向对象程序设计》,4届教学水平每学期学生评教成绩均在90分以上3.课程基本信息:本课程所属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本课程开设时间2006年本课程实验开出率(%)100%本课程近3年平均修读学生数(人/年)100人/年4.课程教师队伍简况:总人数职称结构(人)年龄结构(人)学位、学历结构(人)高职中职其他≤35岁35-55岁≥55岁博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本科学士其他21101100200近3年正、副教授平均上课率(%)100%近3年教师发表的科研论文和教学研究论文数35.课程建设项目组成人员及承担的组要工作(含课程负责人)姓名性别出生年月最后学历职称承担的主要工作廖德钦男1974.5研究生讲师课程讲授、电子教案、师生互动平台建设刘文清女1967.4研究生副教授课程讲授、电子教案、课程教改内容建设二、课程建设的意义、现状分析:课程建设的意义《.NET架构及应用》课程是计算机相关专业的一门专业选修课,本课程在计算机工程、计算机应用、数字媒体三个专业同时开课。虽说这是一门选修课,但是授课内容却紧密结合计算机工程应用实际,与CDIO紧密结合,从实际出发,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为学生在今后的毕业设计和实际工作打下基础。本课程的主要任务是要求学生了解.NET架构的基本原理、熟悉C#的基本语法,了解.NET架构的程序设计方法,熟悉工程实践项目的设计过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设计并完成一个小型MIS系统。虽然《.NET架构及应用》课程在我校开设多年,也取得了一些成绩,但在工程教育的背景下,重理论轻实践、重学术轻应用、重分析轻综合的问题逐渐暴露出来,因此,从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方法的角度对《.NET架构及应用》课程进行建设已经势在必行、刻不容缓。课程建设的现状分析(1)本课程历史沿革本课程自2006年以来,至今己开设了5届,现为40学时,其中理论24学时,上机实验16学时,同时与该课程绑定的还有《基于.NET架构的信息系统》课程设计,每年选课人数都在100人以上。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本课程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教学手段上不断的改善,具备了教学大纲、授课计划、多媒体课件、电子教案等教学资源;建立了较完善的课程体系;但是师资队伍相对比较缺乏,本课程的教学正在逐步走向成熟,并为课程的后续建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2)本课程目前存在的不足在目前CDIO工程教育模式的背景下,该课程的教学内容有待进一步优化和丰富;教学课件、教学计划和尚需整理和完善;实践课的教学效果和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有待进一步加强;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也许进一步改进。对青年教师的培养力度需要进一步加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