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单元诵读欣赏1.ppt
上传人:sy****28 上传时间:2024-09-13 格式:PPT 页数:38 大小:4.3MB 金币:14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第六单元诵读欣赏1.ppt

第六单元诵读欣赏1.ppt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28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4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古诗三首复习旧知识律诗——包括四联,每句五个字的叫五律,每句七个字的叫七律。绝句——每首诗共四句,每句五个字的叫五绝,每句七个字的叫七绝。使至塞上使至塞上王维作者简介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品味佳句长河落日圆总结感情写作特色黄鹤楼天下江山第一楼崔颢(704~754),汴州(开封)人。开元十一年进士。天宝中为尚书司勋员外郎。少年为诗,意浮艳,多陷轻薄;后来的边塞生活使他的诗风大变,风骨凛然,雄浑奔放。有《崔颢集》。李白曾登黄鹤楼想题诗纪念,但当他看到崔颢的《黄鹤楼》后,自认无法超越,就此收手。只在崔诗下面题了行字,“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便飘然离去。事后对崔颢的这首诗念念不忘,曾两次作诗模仿此诗的格调。如:在金陵凤凰台时写下了《登金陵凤凰台》,还有《送孟浩然之广陵》.黄鹤楼简介据《报恩录》记载,黄鹤楼原为辛氏开设的酒店,一道士为了感谢她千杯之恩,临行前在壁上画了一只鹤,告之它能下来起舞助兴。从此宾客盈门,生意兴隆。过了10年,道士复来,取笛吹奏,并跨上黄鹤直上云天。辛氏为了纪念这位帮她致富的仙翁,便在其地起楼,取名“黄鹤楼”。另一说是有一位名叫费祎的人,在黄鹤山中修炼成仙,然后乘黄鹤升天。后来人们为怀念费祎,便在这黄鹤山上建造了一座黄鹤楼。中国三大名楼及与之有关的名文湖北:黄鹤楼崔颢《黄鹤楼》湖南:岳阳楼范仲淹《岳阳楼记》江西:滕王阁王勃《滕王阁序》黄鹤楼传说中的仙人早乘黄鹤飞去,这地方只留下空荡的黄鹤楼。诗中借用仙人故事的诗句是?引用神话传说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描写登黄鹤楼所见江上情景的两句诗句是?请你用自己的画描绘一下五、六句写看到的繁荣景象,而七、八两句却写清冷的思乡之情,运用了什么手法?传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背一背凤凰台上曾经有凤凰游憩,凤凰飞走后只剩下凤凰台,但长江依然奔流不息。吴国王宫里,野花杂草埋没了僻静的小路,东晋时代的王公贵族们都死去了,只留了一座座荒凉的坟墓。从凤凰台上远望,三山隐没于烟雾之中,似有似无,位于江心的白鹭洲把水分开来。天上的浮云遮蔽了太阳的光辉,望不见长安,使人心中无限忧愁。诗由传说入笔,写由黄鹤楼而生发的联想,叙昔人黄鹤,杳然已去,给人以无限渺然的感觉,表现人们登黄鹤楼时常有的感受,气势苍莽。后四句转而实写楼上所见所感,并由此引起乡愁。尾联以烟波江上日暮思归之情作结,使诗意重归于开头那种渺茫的境界。这首诗意境开阔,虚实相映,情景交融,情味悠长。《黄鹤楼》是揽胜怀古思乡的名篇。它把神话与现实、古与今、情与景熔于一炉,创造了一个苍茫开旷的诗歌境界。陶渊明可算是我国诗歌史上第一位田园诗人,因为他写出了大量歌颂田园风光和农村生活的诗篇。他做过几任小官,41岁那年辞官而归,从此住在农村,亲自参加田间劳动,直至63岁去世。这首诗是他辞官的第二年写的,诗题的意思是回到田园居住。在封建时代,皇帝及大臣死后朝廷都要根据他们的行事给一个谥号;陶渊明不是大臣,“靖节”这个谥号是他死后朋友和门人私下给的,为的是表彰他高尚的节操,可以叫“私谥”。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荒秽(huì):杂草丛生。带月:顶着月亮。道狭(xiá):道窄。草木长:草木丛生。沾(zhān):沾湿。但使:只要让。愿无违(wéi):不违反自己的意愿。诗人在南山下种豆,因为不善劳作,豆田里长满了草。诗中哪一句体现了农家生活的艰辛?这首诗表现了田园劳作之乐,从中流露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和归隐农村的自豪之情。表现了诗人愉快、恬淡的心情和对归隐生活的满足。《归园田居》表现了作者弃官回家后垦荒耕种的生活,充满了对田园生活细致传神地体味和对隐居生活恬然自适的感悟。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