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WAPI之争看知识经济下的创新.doc
上传人:sy****28 上传时间:2024-09-10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9KB 金币:16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从WAPI之争看知识经济下的创新.doc

从WAPI之争看知识经济下的创新.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6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从WAPI之争看知识经济下的创新【摘要】自从WAPI诞生之日起,中外厂商和专家学者们就展开了激烈的争论.它在让众多厂商大为紧张的同时,又使它们跃跃欲试.它是中国的国家标准,但在申请成为国际标准时却又一波三折.通过分析WAPI的标准之争可以对中国发展知识经济,建设创新型国家有所启示.【关键词】WAPI,国家标准,创新型国家,知识经济1WAPI之争WAPI(WLANAuthenticationandPrivacyInfrastructure),即"无线局域网鉴别和保密基础结构",是一种网络基础结构.它和目前流行的WiFi标准一样,是无线网络的传输标准.2003年12月1日,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发布2003年第113号公告,2004年6月1日起,对无线局域网产品实施强制性认证,即WAPI.2006年3月,中国标准WAPI技术和美国标准IEEE802.11i技术申请国际标准被同时进行投票,但中国标准仅仅获得了8张赞成票,而美方标准则获得了24张赞成票.2006年5月29日中国WAPI联盟正式向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提交申诉文件,明确表示不接受投票结果,不同意将美国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IEEE)主导的标准进一步升级为国际标准.虽然这是我国在无线局域网络领域制定的首部国家标准,但一开始就引起了WiFi联盟一些成员的不满和抗议,例如Intel表示"无法找到合适的解决方案,来满足依据中国要求的产品质量标准".而在WiFi联盟的一片反对声中,WAPI同样得到了不少厂商的支持,例如Lenovo,还有一些厂商持观望态度,例如Cisco表示对于WAPI标准还在观察、评估阶段.那么WAPI动了谁的奶酪?WAPI技术无法兼容WiFi联盟的802.11a/b等协议,若WAPI强势实行,那么Intel基于WiFi的迅驰处理器将无法获准进入中国市场,从而导致深层次的影响:一、是采用WiFi相关产品的厂商和使用者会受冲击.Intel的垄断地位被打破,使用Intel的用户将不得不进行升级,相关的厂商也将会因此而增加成本,二、试图在无线局域网领域一展身手的厂商只要支持WAPI将获得一个进入中国市场的良机.Intel等只能被动地通过向本土企业取得授权或与之结盟的方式获得WAPI技术,不得不在专利费上增加开销,而此前英特尔为迅驰芯片已经投入了3亿美元的推广费.对Intel垄断的打压能够使包括"龙芯"等一干国产CPU联盟在内的中国无线局域网产业链获得空前的发展空间.2知识经济下创新的价值为什么一个简单的无线局域网传输标准之争会掀起这么大的波澜?因为中国制造为标准吃了太多苦头.每年都要向掌握了技术标准的外国公司支付不菲的费用.欧美市场的强制性标准准入制甚至使中国制造还没进欧美市场的大门,就不得不将产品送至指定认证机构进行花样繁多的标准认证.因此在资金、技术和管理都相对落后的情况下,倡导知识创新,通过建立标准体系抢占知识经济发展的制高点,自然成为中国走向科技兴国的当务之急.目前在中国虽然北京、上海等城市已经初具发展知识经济的条件,但要整体跨过知识经济的门槛,在以下几方面还需继续努力.首先,从知识经济产业内部构成看,中国知识密集性服务业发展明显不足.2001年,中国知识经济产业中的知识密集性产业从业的人员占全部企业部门从业人员的7.4%,虽比1996年提高3.5个百分点,但与OECD成员国平均占12.8%相比,低5.4个百分点,2001年知识密集性产业增加值占全部企业部门增加值的比重(用营业收入比重代替)约为12.5%,与1996年相比提高了5.9个百分点,但与OECD成员国平均水平相比,低4.9个百分点.其次,从知识经济产业的技术含量看,中国知识经济产业技术含量偏低.2001年中国知识经济产业中,高技术产业R&D投入强度仅为5.1%,与OECD国家平均为20%的水平相比相差甚远,甚至还低于OECD一些主要国家的中高技术产业的投入水平,中国中高技术产业R&D投入强度不足2%,仅相当于OECD国家一般产业的平均投入水平.这些表明我国高技术产业、中高技术产业技术含量仍非常低,与发达国家相比虽然同属高技术产业、中高技术产业,但技术水平处于全球高技术产业、中高技术产业的下游,国际竞争力不强.因此,严格意义上讲我国的中高技术产业只能视作一般产业,离知识经济产业的标准还有很大差距.最后,从教育、科技的投入强度看,中国知识经济产业发展的基础比较薄弱.2001年我国教育经费投入占GDP的比重约为4%,比OECD国家平均水平低近3个百分点,我国R&D投入占GDP的比重约为1%,不足OECD国家平均水平的一半.我国教育与科技投入不仅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而且也低于一些发展中国家的水平.教育、科技是知识经济产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长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