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小学英语教研组计划例文(2篇).pdf
上传人:文库****品店 上传时间:2024-09-11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222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2024年小学英语教研组计划例文(2篇).pdf

2024年小学英语教研组计划例文(2篇).pdf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2024年小学英语教研组计划例文一、前言为了适应新时代小学英语教学的需求,提高教师教学能力,切实促进学生英语水平的全面提高,我们小学英语教研组制定了以下的教研计划。二、教学目标1.提高学生的英语听说能力,培养学生用英语进行交流的能力;2.加强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习惯;3.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培养学生用英语进行简单写作的能力;4.培养学生的语法意识和词汇积累能力;5.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学方法。三、教学内容我们将根据小学英语教学大纲,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确定以下教学内容:1.语音与发音:继续强化英语语音的学习,增加英语发音训练的时间;2.词汇与语法:将词汇教学与语法教学相结合,重点教授常用词汇和基本语法知识;3.听力与口语:加强听力训练,培养学生的听力理解和口语表达能力;4.阅读与写作: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教授一些基本的阅读和写作技巧。四、教学方法1.兴趣导入法:通过活泼有趣的课堂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合作学习法: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3.情景教学法:通过创设情景,使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进行语言输出;4.多媒体教学法: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使教学内容更加生动有趣;5.自主学习法:通过给予学生较大的学习自主权,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五、教学评价1.组织专题研讨会:每学期定期组织教师研讨会,共同研究讨论教学中的问题和解决方案;2.设计教学评价工具:开发针对不同教学目标的评价工具,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全面评估;3.学习成果展示:举办学生英语作品展示活动,展示学生的学习成果,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六、教学改进与总结1.教学改进:每学期对教学计划进行改进,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学效果,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2.教学总结:每学期结束时,组织教研组成员对本学期的教学工作进行总结,提出改进意见和措施。七、教学培训为了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学方法,小学英语教研组将组织以下培训活动:1.外语培训课程:邀请外语专家进行外语教学培训,提供最新的教学方法和教材;2.教学研讨会:定期举办教学研讨会,教师可以分享教学经验,相互学习,共同进步;3.观摩教学活动:组织教师观摩其他学校的英语教学活动,互相取长补短,提高教学水平。八、结语通过本次教研计划的实施,我们将全面提高小学英语教学水平,促进学生的英语能力的全面发展,为学生的未来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希望全体教师共同努力,积极配合,共同实现教学目标。2024年小学英语教研组计划例文(2)一、指导思想:本学期我校英语组将以学校和教导处工作计划为依据;以“搞好常态化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为中心,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为重点,进一步深化课程改革,通过教学研究,提高教师驾驭课堂能力,使教师尽心尽职,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教育工作中,让学生在“以人为本”的教学氛围中,个性得到充分的发展,使“后进生”能够顺利摘帽。同时教师在不断地学习和钻研中,使专业化水平得到不断提高,为进一步提高我校英语教学质量而扎实开展工作。二、工作目标:1继续以课改为中心,抓实英语学科教学常规,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向课堂四十分要效益。2利用网络资源,围绕各年级教学重点组织听、评课,探讨常态化教学的实施和操作。3本学期围绕英语教学中的“口语教学”分低、中、高三个阶段不同年龄和基础之上如何实施教育教学展开研讨,探索英语教学与日常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的结合点和切入点。三、工作措施:(一)加强理论学习,转变教育观念继续学习《英语课程标准》,积极开展教学改革实践活动,努力提高英语教师的整体素质,特别是英语语言专业素质,为提高英语教学质量奠定基础。同时要求教师学习并熟练掌握电脑技术、多媒体教学和网络教学手段,并适当地运用到英语教学中来,丰富和改进教学内容和方法,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二)规范英语教学常规管理。1、规范和加强教学“五认真”管理。钻研教材,精心备课,要做到:了解本单元的教学内容及其与前后内容的联系;确立单元教学目标;合理划分课时,初步确定每课时的教学内容;分课时备课。分课时备课,要注意做到教学目标具体化;重点和难点准确定位;进行学情分析和教学策略分析;教学过程的设计中要包括教学方法的选择、媒体的使用和活动形式的设计,以形成个性化的设计方案。2、坚决杜绝随意加快教学进度、拔高教学要求的现象,力求轻负优质,练习设计要注意科学性、针对性和有效性,作业杜绝过重,无效。提倡针对不同学力层次学生弹性作业,有做必批,有错必究。3、关爱“学困生”,制订切实有效的帮困措施并落到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