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陈情表》说课稿叶县二高郭玫我说课的题目是千古名篇——《陈情表》。为了更好的体现我的教学设计,我将从五个方面来进行说课。一、分析教材《陈情表》是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5第二单元“古代抒情散文”单元的第四篇课文。从横向上说,本单元所选的四篇课文,尽管时代不同,文体不一,所抒发的感情也各有不同,但都是古人真情实感的自然流露,至今读来仍能感人肺腑,从中可以约略看出中国古代抒情散文的某些特点,从而让学生认识到我国古代散文极其强烈的抒情特征。从纵向来看,这一单元是高中阶段必修教材的最后一个文言文单元,而紧接着就是选修教材《中国古代诗歌散文鉴赏》,所以我们不妨把它看做一个承上启下的单元。一方面经过必修一至必修四的学习,学生已具备文言文学习的基本能力,为这一单元在学习习惯和知识储备上作了铺垫;另一方面要强化学生自主学习文言文的意识,多做品味鉴赏,以便更好地和选修教材衔接。《陈情表》属于略读课文。本文只是李密就晋武帝征召他出来做官一事,陈说不能立即应诏赴职的原因。但在陈述时,却委婉尽情,感人至深;语言生动形象,文笔简洁流畅,因其中流露的强烈的天伦之情而感人肺腑,是一篇有深厚感情色彩的抒情名作。学习这篇文章对学生的阅读和写作都有积极的指导作用。二、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材编写说明指出:通过本单元的学习,既要让学生了解古代抒情散文的基本特征及主要表现手法,了解作品所涉及的有关背景材料,并用于分析和理解作品;同时,又要落实文言文的教学目标,培养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和文言语感。培养健康高尚的理想、情操,从而受到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熏陶和感染。结合本课特点和学生的知识结构及心理特征,我把本课的三维目标设计为:知识与能力积累文言知识和相关文化常识,积淀文言语感,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背诵全文。过程与方法:1.引导学生赏析本文寓理于情、陈情于事、以情动人的构思艺术;2.从品味语言入手,鉴赏作者生动形象、简洁流畅的语言风格。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味至爱真情,学会感恩。教学重点重要的古汉语知识,陈情于事、寓情于理的构思艺术教学难点鉴赏本文寓理于情、陈情于事的构思艺术和形象精粹的语言三、说学情、教法及学法考虑到高二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文言基础知识,借助注释和工具书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有所增强,在疏通文意上障碍不大,可以充分调动其积极性,采用自主阅读、教师点拨相结合的方式处理;在鉴赏方面,通过小组讨论,老师适当的引导来解决。语文新课标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学过程中应该引导学生主动地获取知识,全面提高语文能力。本文的主要特点是融情于事、寓理于情、以情动人,需要学生反复诵读品味才能感悟出来。基于以上分析,我采用以下方法进行教学1、诵读法通过多种方式的诵读(师生轮流读、速读、精读)体会作者在叙述中蕴含的真挚情感。采用这一方法的目的是让学生在课堂上感受语文味,所谓“语文味”就是让学生在朗朗的读书声中感受语言之美。2.品味法让学生自主品味文段中的重要语句,培养他们自主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3.讨论点拨法点拨重要的字、词、句,使学生积累字词;学生合作、探究、讨论每一个段落内容及鉴赏语言时,老师在必要时进行点拨,引导学生深入体会作者融情于事、情理交融的抒情技巧及生动形象,简洁流畅的语言特色。四、说教具多媒体利用多媒体教学直观省时的优势,对作者、写作背景、必要的文化知识以及文言现象的分类归纳梳理用多媒体展示。播放诵读背景音乐。五、说教学过程在语文教学中,我始终坚持“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因此我用以下的教学步骤来达成教学目标。(一)布置课前预习⑴作者身世、成就,写作背景;⑵表的文体用途;⑶文言实词、虚词、古今异义,特殊句式的预习前置知识。这样让学生在预习中发现问题,带着问题进入课堂,有效提高课堂效率。(二)导入新课设计(3分钟)今天我先给大家讲一个故事,三国时期有一个人叫李密,李密从小境遇不佳,出生六个月丧父,四岁时舅父又强迫母亲改嫁。他是在祖母抚养下长大成人的。祖母对他关怀备至,他对祖母也十分孝敬。据《晋书·李密传》和《华阳国志》记载:祖母有疾,痛哭流涕,夜不解衣,侍其左右。膳食、汤药必先尝后进。李密幼时虽体弱多病,但特别好学。他博览五经,尤其精通《春秋左氏传》,以文学见长。年轻时出任蜀汉,也就是前朝的尚书郎,曾多次奉命出使东吴,以能言善辩著称。蜀灭亡以后,晋武帝司马炎为了巩固新政权,笼络蜀汉旧臣人心,征召李密为太子洗马。他上本表陈情,以祖母年老无人供养,辞不从命。腹黑的晋武帝览表后说“士之有名,不虚然哉””。并“赐奴婢二人,使郡县供祖母奉膳。”可见李密的《陈情表》具有相当强烈的感人力量。今天我们就来看看李密怎么抓住了“情”字大做文章,恰到好处地解决“不从皇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