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本卷,第页2013-2014学年度高二第一次月考地理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本题有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不选、多选、错选都不得分。请将正确答案写在答题卡上相应位置)区域是地球表面的空间单位,它是人们在地理差异的基础上,按照一定的指标和方法划分出来的。据此完成1~3题。1、下列区域具有明确边界的是()①行政区②自然带③热量带④干湿地区⑤三江平原⑥巢湖市A.①②③B.③④⑤C.①⑤⑥D.①⑥2、下列关于区域类型划分的叙述,正确的是()A.区域都是按单一指标来划分的B.区域划分是在地理整体性的基础上按一定的指标和方法划分的C.区域是人为划分的,客观上并不存在D.由于人们的目的不同,所用的指标和方法不同,划分出的区域类型也不同3、下列关于区域主要特征的叙述,错误的是()A.区域之间都有明确的界线B.区域内部表现出明显的相似性和连续性,区域之间则具有显著的差异C.区域具有一定的优势、特色和功能D.区域之间是相互联系的,一个区域的发展变化会影响到周边相关的地区4、我国北方有些居民没有后窗,这反映出当地()A.光照较强B.风沙大C.冬季寒冷D.雨水多5、下列关于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共性的叙述,正确的是()①都位于平原地区②都位于我国的东部季风区③都位于第三阶梯④雨热同期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6、下列关于南北方传统民居差异的说法,正确的是()A.南方民居墙体厚B.南方民居屋顶坡度小C.南方居居屋房檐宽D.南方民居正南正北的方位观强7、下列关于长江中下游平原的叙述,正确的是()A.由若干平原组成B.本区河流、湖泊较多,但无沼泽分布C.是中国最大的平原D.地势低平,土质疏松8、下列因素中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由开发早期的限制因素转变为现在有利因素的是()A.稠密的水系B.丰沛的降水C.便利的交通D.平坦的地形9、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一条重要的地理分界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秦岭淮河作为自然分界线是明确的,无过渡性B.所划分的区可进一步划分C.线北的地区降水都在800mm以下D.秦岭——淮河与行政区边界重合10、下列关于长江下游平原地区农业生产的叙述,正确的是()A.生产规模大B.机械化程度高C.全国“粮仓”的地位下降D.粮食商品率极高不同区域形成的因素不同,区域特征相差也很大,结合中国政区图,回答14~16题。11、甲区域和乙区域相比,气候的差异是()A.乙区域作物生长期较长B.甲区域降水较少C.乙区域大陆性较强D.甲区域高温多雨12、下列说法符合乙区域土地条件特点的是()A.广泛分布在此地区的水稻土是有机质含量较高的土壤B.人口稠密,耕地较为集中C.人均耕地高于全国平均水平D.耕地中旱地所占比重大13、丁省与丙省相比()A.劳动力资源丰富B.陆地交通便捷C.第一产业的比重小D.第三产业的比重小我国地理诗词、谚语众多,如①“清明时节雨纷纷”、②“黄梅时节家家雨”、③“三月无雨旱风起,麦苗不秀多黄死”、④“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⑤“山北黄牛下地,山南水牛犁田”等。据此完成17~18题。14、①②③④依次反映的是我国哪几个地区的地理特征()A.青藏高原黄土高原黄淮海平原西北地区B.云贵高原长江中下游地区华北平原青藏高原C.东南沿海地区长江中下游地区华北平原西北地区D.江淮地区华北平原西北地区四川盆地2010年4月14日,青海省玉树县发生7.1级大地震,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据此回答25~26题。15、为了迅速获取地震灾区情况,应采取的地理信息技术是()A.RSB.GPSC.GISD.数字地球16、灾后玉树新县城的规划和建设随即展开,在此过程中运用的地理信息技术主要有()①人工测绘②GPS③GIS④RS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1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GIS技术是地图的延伸②RS技术是地图的延伸③GPS技术可以为用户提供精确的三维坐标④GPS技术可分别处理RS技术和GIS技术提供的图像和数据A.①②B.①③C.③④D.②④18、在联合国对伊拉克违禁武器核查期间,专家使用美国的U侦察机进行空中侦察,u侦察机进行空中侦察时主要运用()A.遥感技术B.地理信息技术C.全球定位技术D.计算机技术19、如果将GIS新技术用来监测森林火灾,可以()A.用来分析、判断引起森林火灾的原因B.用来预测森林火灾的发生地点和灭火所用的大致时间C.用来预测森林火灾后所造成的后果D.及时知道火灾地点、范围,预测分析火势蔓延的方向,尽快制定灭火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