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黄瓜白粉病的发病原因及防治方法黄瓜白粉病是黄瓜常见病害之一,黄瓜白粉病在全国各地广泛存在,在一年四季均会发生,黄瓜发生白粉病会影响黄瓜收成,会给农民带来经济损失,所以千万不能忽视了黄瓜白粉病!一、黄瓜白粉病的特征:黄瓜白粉病俗称“白毛病”,以叶片受害最重,其次是叶柄和茎,一般不危害果实。发病初期,叶片正面或背面产生白色近圆形的小粉斑,逐渐扩大成边缘不明显的大片白粉区,布满叶面,好像撒了层白粉。抹去白粉,可见叶面褪绿,枯黄变脆。发病严重时,叶面布满白粉,变成灰白色,直至整个叶片枯死。白粉病侵染叶柄和嫩茎后,症状与叶片上的相似,惟病斑较小,粉状物也少。在叶片上开始产生黄色小点,而后扩大发展成圆形或椭圆形病斑,表面生有白色粉状霉层。一般情况下部叶片比上部叶片多,叶片背面比正面多。霉斑早期单独分散,后联合成一个大霉斑,甚至可以覆盖全叶,严重影响光合作用,使正常新陈代谢受到干扰,造成早衰,产量受到损失。二、黄瓜白粉病的发病规律:北方地区病菌以闭囊壳随病残体在地上或花房月季花或保护地瓜类作物上越冬,南方地区以菌丝体或分生孢子在寄主上越冬越夏。翌年条件适宜时,分生孢子萌发借助气流或雨水传播到寄主叶片上,5天后形成白色菌丝状病斑,7天成熟,形成分生孢子飞散传播,进行再侵染。浙江地区黄瓜白粉病发生盛期主要4月上中旬和6月下旬危害保护地黄瓜,长江流域9月下旬至11月上中旬亦有发生危害。保护地栽培黄瓜因通风不良、栽培密度过高、氮肥施用过多、田块低洼而发病较重。三、黄瓜白粉病的防治方法:1.选用抗病品种,在白粉病防治中,选用抗病品种是和抗霜霉病品种一致的。也就是说,一般情况下,抗霜霉病的品种也抗白粉病,其主要目标是选择叶片厚实,表皮细胞壁较厚的品种。2.创造抗病条件,包括适当加宽行距、增加通风透光条件,增施磷、钾肥料,控制植株徒长等。3.环境熏蒸,白粉菌孢子飘散并沾附在病株周围的空间,在秋冬大棚及温室中很易发病,白粉菌对"硫"特别敏感,所以,可按每1000平方尺(近一分半地)用硫磺粉0.3-5公斤加锯末或其他助燃剂点燃熏蒸,密闭熏闷一昼夜,可杀死白粉菌,隔3天再熏闷一次,然后播种或定植。有黄瓜生长期间,硫磺粉可减量一半,时间减为一夜即可,隔5-7天再熏闪一次。效果良好。4.药剂防治,选用选用南京博士邦农药杀菌剂醚菌酯,乙嘧酚,氟硅唑咪鲜胺进行合理喷施。醚菌酯,乙嘧酚,氟硅唑咪鲜胺为高效农药杀菌剂产品,防治黄瓜白粉病效果显著!常见的白粉病有:小麦白粉病,草莓白粉病,葡萄白粉病,黄瓜白粉病,桃树白粉病。黄瓜白粉病:http://www.nyhcp.com/News/120407042456.html四、黄瓜白粉病药物分析:①乙嘧酚:对菌丝体、分生孢子、受精丝等都有极强的杀灭效果,并能强力抑制孢子的形成,阻断孢子再侵染来源,杀菌效果全面彻底。对于已经发病的作物,乙嘧酚能够起很好地治疗作用,能够铲除已经侵入植物体内的病菌,能够明显抑制病菌的扩展。此农药杀菌剂无交互抗性,使用苯醚甲环唑后,生长中后期的植株有矮化的现象发生。氟硅唑导致植株矮化、田间畸形果数量明显增加。25%乙嘧酚对草莓生长没有任何不良影响,施药后植株生长正常。本品在各省通过连续三年的应用,没有发现一起由此引发的畸形果、矮化等报告。农业部登记作物:黄瓜白粉病②醚菌酯:是南京博士邦最新研制的高科技农药杀菌剂产品。它能控制治疗子囊菌纲、担子菌纲、半知菌纲、卵菌纲等大多数病害。对孢子萌发及叶内菌丝体的生长有很强的抑制作用,具有保护、治疗和铲除活性。有很好的渗透性及局部内吸活性,持效期长。被广泛用于防治果树类、蔬菜类、茶树、烟草等作物上的病害。另外,本品能对作物产生积极的生理调节作用,它能抑制乙烯的产生,帮助作物有更长的时间储备生物能量确保成熟度;能显著提高作物的硝化还原酶的活性,当作物受到病毒袭击时,吡唑醚菌酯能加速抵抗病毒中蛋白的形成。③氟硅唑:为内吸性三唑类农药杀菌剂,在药物喷施于植物叶面之后,能迅速被叶面吸收,传导于植物体内,抑制麦角甾醇的生物合成,因而阻碍菌丝的生长,发育,从而达到防病治病的效果。咪鲜胺是咪唑类农药杀菌剂,具有内吸传导预防保护治疗等多重作用。本品为两者复配成的可溶性液剂,可有效防治作物上的白粉病、锈病、叶斑病、斑点落叶病、炭疽病、菌核病、褐斑病恶苗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