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草莓白粉病的防治方法草莓白粉病是草莓重要病害之一。在草莓整个生长季节均可发生,苗期染病造成秧苗素质下降,移植后不易成活;果实染病后严重影响草莓品质,导致成品率下降。在适宜条件下可以迅速发展,蔓延成灾,损失严重。一、草莓白粉病的症状:草莓白粉病主要危害叶、叶柄、花、花梗和果实,匍匐茎上很少发生。叶片染病,发病初期在叶片背面长出薄薄的白色菌丝层,随着病情的加重,叶片向上卷曲呈汤匙状,并产生大小不等的暗色污斑,以后病斑逐步扩大并叶片背面产生一层薄霜似的白色粉状物(即为病菌的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发生严重时多个病斑连接成片,可布满整张叶片;后期呈红褐色病斑,叶缘萎缩、焦枯。花蕾、花染病,花瓣呈粉红色,花蕾不能开放。果实染病,幼果不能正常膨大,干枯,若后期受害,果面覆有一层白粉,随着病情加重,果实失去光泽并硬化,着色变差,严重影响浆果质量,并失去商品价值。二、草莓白粉病的传播途径:此病由真菌子囊菌亚门单囊壳属的羽衣草单囊壳菌侵染所致。病原菌是专性寄生菌,以菌丝体或分生孢子在病株或病残体中越冬和越夏,成为翌年的初侵染源,主要通过带菌的草莓苗等繁殖体进行中远距离传播。环境适宜时,病菌借助气流或雨水扩散蔓延,以分生孢子或子囊孢子从寄主表皮直接侵入。经潜育后表现病斑,7天左右在受害部位产生新的分生孢子,重复侵染,加重危害。三、草莓白粉病的发病条件:病菌侵染的最适温度为15~25℃,相对湿度80%以上,但雨水对白粉病有抑制作用,孢子在水滴中不能萌发;低于5℃和高于35℃均不利于发病。常年浙江及长江中下游地区保护地草莓的发病盛期在2月下旬至5月上旬与10下旬至12月。草莓发病敏感生育期为座果期至采收后期,发病潜育期为5~10天。保护地栽培比露地栽培的草莓发病早,危害时间长,受害重。栽植密度过大、管理粗放、通风透光条件差,植株长势弱等,易导致白粉病的加重发生。草莓生长期间高温干旱与高温高湿交替出现时,发病加重。品种间抗病性差异大。四、草莓白粉病的防治方法:农业防治方法:1、发病期,及时清除病株残体,病果、病叶、病枝等。2、拉秧后彻底清除病残落叶及残体。3、对保护地、田间做好通风降湿,保护地减少或避免叶面结露。4、不偏施氮肥,增施磷、钾肥,培育壮苗,以提高植株自身的抗病力。适量灌水,阴雨天或下午不宜浇水,预防冻害。农药防治方法:防治小麦白粉病,可选用南京博士邦农药杀菌剂醚菌酯,乙嘧酚,氟硅唑咪鲜胺,防治小麦白粉病效果显著!醚菌酯,乙嘧酚,氟硅唑咪鲜胺是南京博士邦最新研制的高科技农药杀菌剂产品,在药物喷施于植物叶面之后,能迅速被叶面吸收,传导于植物体内,抑制麦角甾醇的生物合成,因而阻碍菌丝的生长,发育,从而达到防病治病的效果。常见的白粉病有:小麦白粉病,草莓白粉病,葡萄白粉病,黄瓜白粉病,桃树白粉病。草莓白粉病:http://www.nyhcp.com/News/120407041656.html五、草莓白粉病药物分析:①乙嘧酚:对菌丝体、分生孢子、受精丝等都有极强的杀灭效果,并能强力抑制孢子的形成,阻断孢子再侵染来源,杀菌效果全面彻底。对于已经发病的作物,乙嘧酚能够起很好地治疗作用,能够铲除已经侵入植物体内的病菌,能够明显抑制病菌的扩展。此农药杀菌剂无交互抗性,使用苯醚甲环唑后,生长中后期的植株有矮化的现象发生。氟硅唑导致植株矮化、田间畸形果数量明显增加。25%乙嘧酚对草莓生长没有任何不良影响,施药后植株生长正常。本品在各省通过连续三年的应用,没有发现一起由此引发的畸形果、矮化等报告。②醚菌酯:是南京博士邦最新研制的高科技农药杀菌剂产品。它能控制治疗子囊菌纲、担子菌纲、半知菌纲、卵菌纲等大多数病害。对孢子萌发及叶内菌丝体的生长有很强的抑制作用,具有保护、治疗和铲除活性。有很好的渗透性及局部内吸活性,持效期长。被广泛用于防治果树类、蔬菜类、茶树、烟草等作物上的病害。另外,本品能对作物产生积极的生理调节作用,它能抑制乙烯的产生,帮助作物有更长的时间储备生物能量确保成熟度;能显著提高作物的硝化还原酶的活性,当作物受到病毒袭击时,吡唑醚菌酯能加速抵抗病毒中蛋白的形成。③氟硅唑:为内吸性三唑类农药杀菌剂,在药物喷施于植物叶面之后,能迅速被叶面吸收,传导于植物体内,抑制麦角甾醇的生物合成,因而阻碍菌丝的生长,发育,从而达到防病治病的效果。咪鲜胺是咪唑类农药杀菌剂,具有内吸传导预防保护治疗等多重作用。本品为两者复配成的可溶性液剂,可有效防治作物上的白粉病、锈病、叶斑病、斑点落叶病、炭疽病、菌核病、褐斑病恶苗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