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苏州园林》课堂实录一、导入师:同学们好,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17课《苏州园林》(板书课题),这是我们进入初中后学习的第一篇说明文,有人说记叙文动人以“情”,议论文晓之以“理”,那么说明文呢?要给人以“知”。说明文首先要有明确的说明对象,我们看本文的说明对象就是――(生:苏州园林)(板书:知对象)二、读课文提主句师:下面我们来学习这篇课文。(出示:读课文提主句),读一篇长的课文要快速地明确它讲的是什么,提取主句是一种有效的学习方法。请同学们看大屏幕(出示:提取主句就是提取文中各段的总说句、首括句、中心句、主旨句、结论句等重要的句子,以表现文、段中的关键信息。),好,请同学们快速地阅读课文,提取各段的主句。(三分钟后)请大家先在小组内交流。师:下面请同学们说说各段的主句是什么。第1段,谁先来?生:第1段的主句是苏州园林是我国各地园林的标本。师:很好,继续。生:第2段的主句是“务必使每个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生:我画的是“如在图画中”。师:我们提取的主句是那些能够准确概括文段内容的句子。请大家比较一下这两句。生:我认为“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师:很好,继续下一段,谁再来说?生:第3段的主句是苏州园林绝不讲究对称。师:好,继续。生:第4段讲假山和池沼。假山的堆叠是一项艺术不仅是技术。师:那池沼呢?生:池沼大多引用活水。师:谁再来说?生:答师:这段的主句概括起来就是假山和池沼虽然出自人工,却宛如天成。好,继续下一段。生:苏州园林栽种和修剪树木也着眼画意。生:花墙和廊子更增加了景致的深度。生:苏州园林在每一个角落都注意图画美。生:苏州园林的门和窗,图案设计和雕镂琢磨工夫都是工艺美术的上品。生:苏州园林极少使用彩绘。生:苏州园林的美不止以上写的这些。三、明特征理顺序师:阅读说明文除了知对象外,更重要的是要明确说明对象的特征,理清说明文的说明顺序。(师板书:明特征理顺序)所谓“特征”就是一个事物区别与另一个事物的重要标志。我们提取的这十个主句,哪一句话高度概括了苏州园林的总体特征?(出示主句)生:我认为是苏州园林是我国各地园林的标本。师:“标本”是什么意思?生:念课下注释。师:显然这句话是在说明苏州园林的地位。谁再来说?生:我认为是第2段的主句。“务必使每个游览者无论站在那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师:那么第2段的主句是不是苏州园林的总体特征呢?请同学们说说第2段和3-9段是什么关系?生:我发现3-9段是在分写苏州园林的特征。师:你从哪里可以找到3-9段是分写的依据?生:第2段有这样的话: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他们讲究。。。。。师:这“四个讲究”体现在3-9段吗?生:体现在3-6段。师:因此,3-6段是围绕着“一幅完美的图画”从整体上具体说明。那么,7-9段呢?它们是从哪个角度来说明苏州园林的总特征的?生:它们是从局部(细部)来说明园林的总特征的。师:说得很好,说明文的说明顺序通常有三种: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而从整体到局部,遵循的是一种逻辑顺序。四、品语言悟旨趣师:通过分析我们知道,“务必使每个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是苏州园林的总体特征,那么苏州园林的设计者和匠师们是如何创作这幅完美的图画的?苏州园林的美究竟有什么特点?下面我们进行第三个活动:品语言悟旨趣首先请同学们先齐读课文的第3段。(出示:品读示例)老师是这样品读的:我从“绝不讲究”“故意避免”“绝不会”这些词语中,看到了苏州园林在布局上自然成趣,体现了一种建筑布局美。”好,请同学们带着鉴赏的眼光走进苏州园林,从课文4-9段任选一段你认为最美的一点,仿照示例谈谈你的发现。师:我们来交流一下大家的发现。生:我品读的是第4段,我从“游览者攀登时只觉身在山间,池沼大多引用活水”“假如安排两座以上的桥梁,那就一座一个样,绝不雷同”,看到了假山池沼在配合上任其自然,体现一种山水配合美。生:我品读的是第5段,我从高树低树“俯仰生姿”,种植花时不同的树让苏州园林一年四季“不感到寂寞”,“古老的藤萝盘曲嶙峋的枝干”任其本性生长,看到了苏州园林的花草树木栽种修剪,着眼画意,体现了花树映衬美。生:我品读的是第6段,我从花墙廊子,使得景物“层次多了”看到了苏州园林景致幽深美。生:我品读的是第7段,我从设计者用“几丛书带草”“几竿竹子”“几棵芭蕉”布置苏州园林的每个角落,看到了苏州园林“各处构图美”生:我品读的是第8段,我从门窗设计时“工细而绝不庸俗”“简朴而别具匠心”看到苏州园林图案雕镂之美。生:我品读的是第9段,我从苏州园林“极少使用彩绘”和草木之色与建筑之色相互映衬能够引起人们“安静闲适”的感觉,看到了苏州园林建筑色彩美。师:(小结)通过大家的品读,我们发现,图画中描绘的景致既来自与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