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动力学模型—板块模型.pdf
上传人:文库****品店 上传时间:2024-09-11 格式:PDF 页数:14 大小:1.7M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4动力学模型—板块模型.pdf

4动力学模型—板块模型.pdf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4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实用标准文档2.4动力学四大模型之一————物块物块与物块(或木板)组合在一起的连接体问题,是历年高考重点考查的内容之一,其中用整体法和隔离法处理连接体问题,牛顿运动定律与静力学、运动学的综合问题,非匀变速直线运动中加速度和速度变化的分析判断等都是高考热点。|平衡状态的物块与物块两物块组合在一起处于平衡状态时,二者之间除了相互作用的弹力之外,题型可能还会有一对相互作用的静摩擦力。静摩擦力的有无及方向判断和大小简述计算是此类题型的常考问题。物块间的相对运动趋势有时并不容易判断,这时可以利用力的平衡条件或假设法来判断静摩擦力的有无和方向。方法如图甲,当A、B静止或者一起匀速运动时,依据牛顿第一定律可知,A的突破运动不需要外力维持,A、B间摩擦力为零,或者假设A受到一个摩擦力,A就不平衡,与题设矛盾,得出A、B间摩擦力为零。如图乙,当A、B静止或者一起匀速运动,A一定受到B向左的摩擦力,因为如果A不受摩擦力,A就不平衡了。[例1]质量均为m的a、b两木块叠放在水平面上,如图所示,a受到斜向上与水平面成θ角的力F作用,b受到斜向下与水平面成θ角等大的力F作用,两力在同一竖直平面内,此时两木块保持静止,则()A.b对a的支持力一定等于mgB.水平面对b的支持力可能大于2mgC.a、b之间一定存在静摩擦力D.b与水平面之间可能存在静摩擦力[答案]C[跟进训练]1.(多选)完全相同的两物体P、Q质量均为m,叠放在一起置于水平面上,如图所示。现用两根等长的细线系在两物体上,在细线的结点处施加一水平拉力F,两物体始终保持静止状态,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重力加速度为g)()文案大全实用标准文档FA.物体P受到细线的拉力大小为2FB.两物体间的摩擦力大小为2C.物体Q对地面的压力大小为2mgFD.地面对Q的摩擦力为2解析:选AD|匀变速运动的物块与物块两物块组合在一起以相同加速度运动时,二者间除了相互作用的弹力外,必有一对相互题型作用的静摩擦力。静摩擦力可为0~F间的任意值,具体大小由物块的受力情况和运动简述m状态决定。如图,质量分别为m、m的A、B两物体叠在一起放于光滑水平面上,甲图中水平力拉12着B,乙图中水平力拉着A,当二者一起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时,对于甲图,以整体为研究对象:F=(m+m)a。方法12以A为研究对象:f=ma。突破11对于乙图,以整体为研究对象:F=(m+m)a。12以B为研究对象:f=ma。22mFmF联立解得:f=1,f=2。1m+m2m+m1212两种情况下,加速度相同,但A、B间的摩擦力大小因A、B质量的不同而不同。[例2]如图所示,木块A、B、C叠放于水平面上,它们的质量分别为m、2m、3m,A、B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B、C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C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现用水平向右的恒力F作用在C上,使123A、B、C保持相对静止一起加速运动。求B受到A、C的摩擦力分别为多大。FF[答案]-μmg-3μmg63232.(2017·哈尔滨师大附中等三校联考)如图所示,物块A放在木板B上,A、B的质量均为m,A、B之文案大全实用标准文档μ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B与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若将水平力作用在A上,使A刚好要相对B滑动,3此时A的加速度为a;若将水平力作用在B上,使B刚好要相对A滑动,此时B的加速度为a,则a与a1212的比为()A.1∶1B.2∶3C.1∶3D.3∶2解析:选C|变加速运动的物块与物块题型两物块组合在一起受到的外力发生变化时,系统的加速度也会变化,简述则两物块间的相互作用力相应发生变化。求解该类问题时注意由于系统所受外力发生变化,要先分析二者是否方法发生相对滑动,判断二者间的摩擦力是静摩擦力还是滑动摩擦力,再突破综合运用整体法与隔离法列牛顿第二定律方程求解。[例3](2017·上海徐汇区模拟)如图甲所示,足够长的木板B静置于光滑水平面上,其上放置小滑块A。木板B受到随时间t变化的水平拉力F作用时,木板B的加速度a与拉力F关系图像如图乙所示,则小滑块A的质量为()A.4kgB.3kgC.2kgD.1kg[答案]B[跟进训练]3.(多选)如图甲所示,在光滑水平面上叠放着A、B两物体,现对A施加水平向右的拉力F,通过传感器可测得物体A的加速度a随拉力F变化的关系如图乙所示。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10m/s2,由图线可知()A.物体A的质量m=2kgA文案大全实用标准文档B.物体A的质量m=6kgA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