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S版语文五年级下册全册教学设计1.doc
上传人:sy****28 上传时间:2024-09-14 格式:DOC 页数:51 大小:144KB 金币:16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语文S版语文五年级下册全册教学设计1.doc

语文S版语文五年级下册全册教学设计1.doc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41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6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1第一单元教学计划多彩的民族文化教材分析:本单元《神鸟》、《冬不拉》、《火把节》三篇精读课文及两篇略读课文都属于民间传说和英雄传奇故事的范围。这一单元课文的主题是“用心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感受多彩民族文化的无穷魅力。”本单元课文内容都是由民间传说和英雄传奇故事组成。故事生动感人,深受学生喜爱。因此教学时,抓住学生深受故事吸引的特点,引导学生多读读感受深的地方,说说受到感动的理由,进而理解课文内容,受到启迪。在感知内容的同时,还要注意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从中受到感染、感动,并在学习过程中了解文章的表达方法。如《神鸟》一文中故事与故事之间有什么关系,《火把节》一文的第二部分是按怎样的顺序记叙的,《刘三姐》一文又是怎样结构成篇的,帮助学生理清文章层次。在编写故事时有意识地用这种方法布局谋篇,将读与写有机融合。单元学习目标:1、识字写字:能够随文识字32个,会写生字41个。2、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3、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成语的意思。4、引导学生抓住课文主要内容,理解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从中受到启迪与教育。5、发挥想象力,编写故事,引导学生初步学习民间故事的表达方法。2教学方法:讲授法谈话法读书指导法自主学习法合作学习法读书感悟法教学措施:1、利用龙语语文资源系统的优势,加强集体备课的力度,教学中进行开放教学。开放教学内容,选读有关适合学生阅读的名篇名著;开放课堂教学,让学生在自然中学习语文;改革语文评价,关注学生学习的方法与过程、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重视语文实践能力的培养与提高。2、教学时,围绕重点训练项目加强练习。同时,努力把重点放在教会学生学习上,把每篇教材当成“例子”,变“教教材”为“用教材”,注意强化学法,并在阅读教学中重视识字、词句的训练,进行阅读题目的练习与讲评。3、特别注重朗读训练,提高学生的语言感悟能力。重视指导好课外阅读。坚持以一带三的阅读训练思路,坚持每一天一诗、每天一个好句的背诵积累。4、提高阅读兴趣和质量,帮助解决阅读中的困难和问题。建立班级书库,组织学生进行生动有趣的课外阅读活动,做好课外阅读摘记和每日一段好词佳句背诵比赛。5、做好学困生的辅导工作,全面提高学生的优秀率。课时划分:1.《神鸟》2课时2.《格萨尔王的故事》1课时3.《冬不拉》2课时4.《火把节》两课时5.《刘三姐》1课时《语文百花园一》四课时3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集体备课课题1、神鸟课型综合课总课时3教学目标设计1、学习本课,认识生字7个,会写生字14个,掌握词语11个。2、初读课文,理清课文写作顺序,了解课文主要内容。教学重点读准字音,了解课文主要内容。教学难点了解课文结构,理清课文写作顺序。教学准备教学方法教学流程设计教师、学生活动内容、方式二次创作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学习本课,认识生字7个,会写生字14个,掌握词语11个。2、初读课文,理清课文写作顺序,了解课文主要内容。教学重点:读准字音,了解课文主要内容。教学难点:了解课文结构,理清课文写作顺序。一、解题,导入新课1、导语:我国是一个由五十六个民族组成的大家庭。在这个大家庭中有许许多多动人的民间传说故事。今天让我们走进内蒙古的山林里,去看看那美丽的“神鸟”,去听听那动人的故事。42、齐读课题3、揭示课题:“神鸟”“神”是什么意思?4、默读课文,神鸟神奇在哪儿呢?为什么称它为神鸟,说出本文的主要内容。二、学习生字1、汇报预习生字时有什么困难,同学间互相解决。2、指导学生读准字音,如“伶、淙”字的读音;区分多音字的读音。指导学生区分“燥、躁”“婉、碗”等相近字的用法。3、自读全文,画出新词,再把词语放到句子中读一读,并结合句子理解词语的意思。(字幕出示新词并出示含有新词的语句。)读词、读语句。4、小结:指导学生在理解词语意思时要注意把词语放在语言环境中去理解,不要就词解词。有的词语在不同语境下有不同的意思。如“包袱”一词在本文中的意思是“用布包起的包。”而在“我们要放下包袱,轻装前进。”这句话中指思想负担,“抖包袱”又是指相声快书等曲艺中的笑料。因此,在学习中要有意识地帮助学生区别这些词语在不同语境下的意思,扩大学生对词语的理解。三、自读全文,理清脉络1、快速浏览课文,看全文有几个故事,想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2、提出不懂的问题,解决简单的问题。3、小结:故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