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电图介绍.ppt
上传人:sy****28 上传时间:2024-09-15 格式:PPT 页数:25 大小:314KB 金币:16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心电图介绍.ppt

心电图介绍.ppt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15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6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左心室肥大五、右室肥大心电图特征为:(一)V1(或V3R)导联R/S≥1。(二)V1的R波+V5的S波>1.05mV(重症可>1.2mV)。(三)电轴右偏,额面平均电轴≥90°(重症可>110°)。(四)aVR导联R/S或R/q≥1(或R>0.5mV)。(五)少数病例可见V1导联呈QS、qR型(除外心肌梗塞)。(六)ST-T改变,右胸前导联(如V1)T波双向、倒置,ST段压低。符合上述阳性指标越多,以及超出正常范围越大者,诊断的可靠性亦越大。右心室肥大及心肌劳损六、左室、右室双侧心室肥大但结合电轴偏移情况及波形改变仔细分析仍有可能判断出左室肥大与右室肥大。右室及左室双侧心室肥大第四节心肌缺血一、心内膜下心肌缺血如,前壁心内膜下心肌缺血时,V1导联出现高大的T波;下壁心内膜下心肌缺血时,II、III、aVF导联出现高大的正向T波。心内膜面缺血T对称性高直立二、心外膜下心肌缺血(包括透壁心肌缺血或透壁心肌梗塞)此时,可引起心肌复极顺序的逆转,即转为心内膜复极在先而心外膜复极在后,于是即出现与正常方向相反的T波。如,前壁外膜下心肌发生缺血时,在V2导联可见倒置的T波,而下壁外膜下心肌发生缺血时,在II、III、aVF导联可出现深倒置的T波。心外膜面缺血T对称性倒置三、ST段的异常改变在心电图上典型的缺血型ST改变,往往表现为ST呈水平和下垂形下移≥0.1mv,下移的ST段与R波的夹角≥90°。(一)典型心绞痛,心电图出现一时性的ST段下移,T波低平,双向或倒置。(二)变异性心绞痛,心电图可出现ST段抬高而常伴有高耸的T波。(三)慢性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心电图表现与典型心绞痛相似,一般变化较轻。(四)判断运动试验的阳性结果时,心电图出现缺血型ST段下移的意义,较T波改变的意义更为重要。(五)心室肥厚及束支传导阻滞等情况时出现的ST-T改变,是由于心肌除极时间延长,与心肌已开始进行的复极时间相重叠所致,通常称为继发性ST-T改变。第五节心肌梗塞(一)“缺血性”改变若电极置于前壁,而缺血发生于对侧(即后壁),则其图形变化类似前壁内膜面缺血,即出现对称性高而直立的T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