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大班科学公开课教案精选大班科学公开课教案四篇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就有可能用到教案,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大班科学公开课教案4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大班科学公开课教案篇1活动目的:1.培养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2.培养幼儿良好的观察和讲述的习惯。3.初步的探寻溶解的现象。4.培养幼儿观察能力及动手操作能力。5.充分体验“科学就在身边”,产生在生活中发现、探索和交流的兴趣。活动准备:1.知识准备:幼儿初步了解饮料,品尝过饮料。2.材料准备:冷水、热水、一次性的透明杯、勺子、吸管、奶粉、果珍粉、咖啡粉、白糖、椰子粉、柠檬粉等、轻音乐的磁带、录音机、毛巾活动过程:一、创设到小兔家做客的情景,吸引幼儿的兴趣。二、幼儿品尝“小兔”制作的饮料,说说自己喝的饮料。提问:你喝的是什么饮料?是什么颜色的?什么味道的?三、幼儿做饮料,引导幼儿边做边观察。1、引导幼儿认识材料。2、提出操作的`要求:(1)你们在做饮料的时候,看看有什么奇怪的变化?(2)与你的朋友说说你的发现。(3)要让做饮料的房间干干净净。3、观察幼儿的操作,进行个别指导。提问:你做的是什么饮料?味道怎么样?引导幼儿讲述做饮料的过程和发现。四、鼓励幼儿互相交流,互相品尝饮料,说说自己做饮料的发现。五、鼓励幼儿与客人老师交流:请客人品尝饮料,说说自己的发现。大班科学公开课教案篇2活动目标:1、感知杨梅的外形特点2、了解杨梅的功效并品尝,知道它好吃又有营养。3、尝试杨梅汁作画,体验动手操作的乐趣。活动准备:杨梅每人五颗,牙签,纸,一次性手套,杨梅制品PPT活动过程:一、谜语引出主题1、请小朋友来猜一个谜语,看谁最聪明。(引入谜语:远看红脸好相貌,近看一脸红疙瘩,虽说样儿小又小,为人解渴本领大。)二、了解杨梅的功效并品尝1、杨梅是干嘛的呀?2、哦,那杨梅除了好吃以外,对我们的身体有什么好处吗?教师小结:杨梅除了味道好以外,对我们的.身体还很有好处呢,吃杨梅可以解渴,可以治疗头疼,杨梅泡酒可以治疗肚子疼,杨梅可真是好宝贝。3、今天我们都带来了杨梅,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尝一尝吧。三、尝试杨梅汁作画1、杨梅除了可以吃,还可以干什么呢?2、老师来告诉你们,杨梅还可以用来作画。请小朋友想一想,为什么杨梅可以作画呢?3、对啦,杨梅的汁是紫色的,我们用杨梅的汁来作画,很漂亮的哦!4、现在就请小朋友来试一试吧,带上小手套,把杨梅的汁挤出来,然后用牙签沾着来作画,我们来比一比,谁画的最好看。四、总结师:我们今天知道了杨梅不仅味道很棒,而且还有很多种对人体有益的功效。还自己动手用杨梅汁画了画,小朋友开心吗?回家把今天学到的说给爸爸妈妈听,让他们跟我们一起长知识,好不好?大班科学公开课教案篇3一、活动目标:1、乐于参与探究活动,敢于表达自己的想法。2、通过操作感知孔越多,喷泉喷得越低;孔越少,喷泉喷得越高。3、在活动中体验发现成功的快乐。二、活动准备:1、材料准备:一样大小的瓶子、瓶盖(孔的大小相同、数量不同)、大小粗细相同的针管、水、水盆、地毯、报纸、记录表格、抹布。2、幼儿经验准备:会玩喷泉。知道用力大,水喷得高;用力小,水喷得低。三、活动过程:(一)一个孔和两个孔的喷泉哪个喷得高?1、提出问题:幼儿充分体验玩“喷泉”的乐趣,并提问:“一个孔和两个孔的喷泉哪个喷得高?为什么?”2、幼儿猜想并记录:鼓励幼儿大胆猜想,并能用自己的方式记录下来。3、实验验证:教师注意观察幼儿,了解幼儿的问题和发现并给以适时的支持与帮助。预想与对策:(1)玩的过程中存在操作技能上的问题,如喷泉的水柱总是喷到脸上、手上,有时瓶子爱倒:帮助幼儿发现操作技巧中的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2)没有注意到要进行比较才能分辨出哪个喷泉的水柱喷得高:在幼儿操作过程中指导幼儿合理的分工与合作,轮流使用操作材料,边操作边观察。4、结果与讨论:鼓励幼儿大胆与同伴交流,关注每个幼儿的发现和感受,获得一个孔的喷泉喷得高、两个孔的喷泉喷得低的经验。(二)几个孔的喷泉喷得?1、提出问题:出示三个孔的喷泉,并提问:“几个孔的喷泉喷得?几个孔的喷泉喷得最低?为什么?”2、幼儿猜想:鼓励幼儿大胆猜想,并能阐述自己的理由。3、实验验证:(预想与对策同上)4、结果与讨论:知道一个孔的喷泉喷得、三个孔的喷泉喷得最低,并能够归纳出孔越少喷泉喷得越高、孔越多喷泉喷得越低的新经验。(三)游戏:看谁的喷泉能喷到报纸上(四)活动延伸:怎样才能使喷泉的水喷得更高?五、活动反思:本次科学活动是在学习了《指南》之后设计的.,幼儿科学学习的核心是激发探究兴趣,体验探究过程,发展初步的探究能力。选材取自于孩子们常见的喷泉,幼儿都熟悉,但却不一定明白其中的原理,这样有生活经验的基础,又有探索的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