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度高一年级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监测 历史试卷答案.pdf
上传人:文库****品店 上传时间:2024-09-11 格式:PDF 页数:28 大小:4.3M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学年度高一年级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监测 历史试卷答案.pdf

学年度高一年级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监测历史试卷答案.pdf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18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2021-2022学年天津市河西区高一(上)期末历史试卷1.下列是小王同学记录的新石器时代某种文化遗存的主要特征,该文化最有可能是()特征1:分布于长江下游地区特征2:陶器为黑陶,器表常有绳纹、刻划纹特征3:有大量稻壳遗迹和猪、狗、水牛等家畜遗骨特征4:采用木结构的干栏式建筑A.大汶口文化B.河姆渡文化C.龙山文化D.仰韶文化2.战国时期有位思想家一生过着简朴的生活,“量腹而食,度身而衣”,主张“节用,节葬,非乐”。他主张从天子、诸侯国君到各级正长,都要“选择天下之贤可者”来充当,天下人都要相亲相爱,反对强凌弱的战争。这位思想家是()A.孟子B.庄子C.墨子D.韩非3.在阿房宫遗址出土的一块秦砖上,用小篆刻写了“海内皆臣,岁登成熟,道毋饥人”十二个字。其中“海内皆臣”这四个字最能表明秦朝()A.国家统一B.经济繁荣C.文化统一D.百姓安居4.“本纪以序帝王,世家以记侯国,十表以系时事,八书以详制度,列传以志人物,然后一代君臣政事贤否得失,总汇于一编之中。自此例一定,历代史学遂不能出其范围,信史家之极则也。”材料论述的著作是()A.《黄帝内经》B.《史记》C.《汉书》D.《九章算术》5.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我国历史发展的主流特征是()A.繁荣开放的社会风貌B.政权分裂与文化停滞C.中外交流与经济发展D.政权分裂与民族交融6.唐朝中后期,节度使的权力愈发扩大,他们自行任免下属文武官员,地方官吏几乎成了节度使的家臣,士兵几乎成了节度使的私家武装。节度使一旦死去,或由子嗣继任,或由部下接班。朝廷委派的继承人选往往无法立足,朝廷也无可奈何。史学界对以上现象称之为()A.安史之乱B.藩镇割据C.朋党之争D.五代十国,7.中国古代创设并沿用1300多年,对西方文官制产生影响的制度是()A.世袭制B.军功爵制C.推举制D.科举制8.形成于唐朝的大型歌舞剧《霓裳羽衣舞曲》源于印度的婆罗门曲,含有胡旋舞等中亚元素。以上现象反映出唐朝文化的特征是()A.开放包容B.影响深远C.领先世界D.固守传统9.面对“积贫”“积弱”的现状,北宋先后进行了“庆历新政”和王安石变法。与“庆历新政”相比,王安石变法更侧重于()A.澄清吏治B.培养人才C.增加收入D.充实边防10.据史书记载:“……官制分北、南院,北面治宫帐部族属国之政,南面治汉人州县租赋军马之事。国制简朴,汉制则沿名之风固存也。”以上现象出现在A.辽朝B.西夏C.金朝D.元朝11.《宋会要辑稿》记载:“朝廷创置榷场以通南北之货,内足以专课息之源,外足以固邻国之好、”榷场的设置()A.增加了宋朝财政负担B.促进了经济重心南移C.结束了宋与辽夏金敌对状态D.促进了民族间的交融12.“在众多理论著作中,他的《梦溪笔谈》是一部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百科全书式的著作,其以笔记体的形式记载了大量的内容,涉及科技、医药、工程、诗歌、音乐、书画等众多学科领域。”材料中的“他”是()A.僧一行B.郭守敬C.沈括D.徐光启13.“明永乐朝的海上活动,起初主要是为了寻找失踪的惠帝,但演变到后来,却变成宣扬国威和搜求奇珍异宝。搜求的方式不外发动各国进贡,或交易取得。”对材料中的这场“海上活动”表述正确的是()A.首航得到明太祖的支持B.最远到达非洲好望角C.有利于平息倭寇的骚扰D.财政负担大未能持续14.为了能了解各级官员的真实情况,解决各部门存在的报喜不报忧的弊端,清朝雍正帝进一步完善了密折奏事制度。拥有密奏权的官员既有封疆大吏,也有七品县令,人数有1000多人。由此可见,密折制度()A.强化了对官僚机构的控制B.加强了对边疆民族地区管辖C.摆脱了对内阁大臣的依赖D.缓解了各级官员之间的矛盾15.明清时期江南地区的农业结构的重要变化之一,是经济作物种植业在农业中的地位有较大的上升,而水稻种植业的地位则相对有所下降。在太湖地区,甚至还出现了“桑争稻田”的现象。以上材料说明,明清时期的江南地区()A.农产品的商品化程度逐渐提高B.人口变动导致粮食需求量减少C.农业生产出现明显的衰退迹象D.普通农户的家庭收益急剧降低,16.鸦片战争的失败,促使一批爱国知识分子在比较中思考中国与西方的差距。“这一代人是从地理学开始去了解西方的政治、社会、历史的。地理学中寄托了他们经世匡时的苦心,并标志了中国文化近代化的开端。”这些地理学著作包括()A.《海国图志》B.《天演论》C.《孔子改制考》D.《大唐西域记》17.“同(治)光(绪)之际时大乱(指太平天国起义)初平。曾国藩、李鸿章等亦联而起。时封大吏汉人居半,即枢要之地,实力亦渐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