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渭南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解析).doc
上传人:sy****28 上传时间:2024-09-12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9KB 金币:16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陕西渭南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解析).doc

陕西渭南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解析).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6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陕西渭南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解析:江苏省灌云高级中学洪泽1.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区域的含义,侧重于对理解能力的考查,难度小。区域存在大小之分,是可以度量的,故A、B两项错误。区域由多个要素组成的,各要素之间是相互联系的,故C项错误。区域的级别有高低,故D项正确。2.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区域差异,侧重比较能力的考查,难度较小。秦岭——淮河以北耕地以旱地为主,主要粮食作物是冬小麦,而春小麦主要分布在东北地区的北部地区,典型植被是温带落叶阔叶林,故A、C两项错误。秦岭——淮河以南耕地以水田为主,主要油料作物是油菜,典型植被是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故B项正确,D项错误。3.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区域特征,侧重区域分析能力的考查,难度较小。东北山区的针叶林和云贵高原的喀斯特地貌均属于自然特征,故A、B两项错误。青藏高寒区与东部季风区是两个并列的区域,不属于东部季风区范围,故C项错误。黄河下游形成的地上河是由于黄河中游的黄土高原地区的植被破坏导致水土流失,从而淤积黄河下游河床所致,故D项正确。4.A【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区域差异,侧重三角坐标图的判读能力的考查,难度中等。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学会判读三角坐标图的方法。东、中、西三个经济地带中,东部经济地带的经济发达,第三产业的比重最大;西部经济地带最落后,第一产业的比重最大。故正确答案为A项。5.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区域划分的依据,侧重理解能力的考查,难度小。解答此题容易受题图中的产业结构的影响,错选D项。根据试题情境中的“我国东、中、西三个经济地带”可知,三个地带的产业结构差异反映的是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高低,因此其划分的主要依据是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故正确答案为B项。6.A【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区域特征分析,侧重读图分析能力的考查,难度中等。通过志图可以看出:目前,东部地带的产业结构相对较优,二、三产业比重较大,故A项正确;中部经济地带的产业结构中的三大产业并不均衡,故B项错误;西部经济地带的第三产业比较较大,但其生产力水平较低,故D项错误。7.A【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区域协调发展,侧重实际应用能力的考查。解题时,应注意题干中“联合”与“互补”两个关键词。相对于中、西部而言,东部地区经济发达的资金充足、技术先进,但劳动力成本高,故不应转出资金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工业,而应转出劳动密集型工业,故A项正确,而B、C两项错误。此外,严重污染型工业不利于中、西部的可持续发展,故D项错误。8.C【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中国行政区划及区域的特征,侧重记忆能力的考查,难度较小。云属于西部经济地带,故A项错误。渝、贵属于西部经济地带,粤、鲁属于东部经济地带,故B项错误。苏、沪、浙、闽皆位于东部经济地带,故D项错误。黑、鄂、湘和皖全部属于中部经济地带,故C项正确。9.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资源型城市,侧重对地理事物特征及分布的考查,难度较小。匹兹堡属于煤炭煤炭资源型城市,阿伯丁属于石油城,鞍山属于钢城,大庆属于石油城,故B项正确。10.C【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区域的发展阶段,侧重理解能力的考查,难度较小。工业社会阶段,由于工业生产活动的需求,大量开采资源,在些基础兴起了一系列资源型城市,故C项正确。11.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海域划分,侧重概念的考查,难度较小。钓鱼岛虽然是弹丸之地,但其拥有其领海基线向外12海里的领海权益、24海里的毗邻区、200海里的专属经济区。日本对我国钓鱼岛不断做出“疯狂”之举,说明面积虽小的海岛的独特意义是周围12.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领海的概念,侧重于图形语言的信息获取,难度中等。领海范围是从沿海国家的领海基线向外延伸至12海里,专属经济区是指从领海基线向延伸至200海里。根据图中a、b两海域的宽度可以确定a为领海范围,a+b为专属经济区范围,故B项正确。13.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我国的产业结构变化状况,侧重对自主学习过程中获得的相关信息的调动和运用,难度中等。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三大产业中,第一产业比重下降,第三产业上升,故D项正确。14.C【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区域生态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等,侧重问题分析能力的考查,难度中等。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既有自然原因,又有人为原因,其中,人为原因是近代水土流失的主要原因,故A项错误。目前的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最主要原因,是人类不合理的土地利用方式所致,故B项错误。在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中,自然原因包括位置的特殊性、土质的疏松性、降水的集中性和自然灾害的多发性等,而人为原因则是黄土高原诱发因素和加剧因素,即使没有人为原因也,黄土高原仍然存在水土流失,故C项正确,而D项错误。15.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区域特征比较,侧重于图示信息的解读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