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宜兴市机构编制核查表填报说明(各部门、单位使用)宜兴市机构编制核查领导小组办公室印制2012年6月一、党政群机关(一)宜兴市各级行政机关机构编制和实有人员情况调查表(见表一)1.机构名称:由市委、市政府或市编委正式批准的机构全称,包括市委、市政府或市编委批准的一个机构多块牌子机构(挂牌、保留印章等)的其他名称,以及实行合署办公机构的其他名称。2.机关编制员额:由市委、市政府或市编委批准使用的党、政、群机关编制数。3.国家行政编制数:党、政、群机关所使用的行政人员编制数。4.实有在编在职人数:使用行政机关编制的在编在职人数。5.地方编制数:省、无锡市下达的用于补充行政人员的编制数。6.政法专项编制数:公、检、法、司机关人员使用的专项行政编制。7.机关后勤服务人员编制数:指2010年市、镇(街)机构改革前,在机关编制之外,原单独核定的后勤服务人员编制数。8.机关后勤服务实有人数:使用机关后勤服务人员编制的人数。9.在编不在岗人员数:指使用机关编制和后勤服务人员编制,但不在机关内上班的人员。包括长期病休、带工资脱产上学、立案未有结论、长期外借、人已死亡未核销编制、停薪留职、正式办理离岗退养手续的人员,其它形式在编不在岗等人员。10、离岗退养人员数:指办理了正式手续的离岗退养人员。11.部门领导核定职数:由市委、市政府或市编委批准的机关正职、副职领导职数(部门“三定”方案中批准的领导职数)。12.部门领导实有人数:本机关实际配备的正职、副职领导人数。13.内设机构领导核定职数:由市委、市政府或市机构编制部门批准的内设机构领导职数(部门“三定”方案中批准的内设机构领导职数)。14.内设机构领导实有人数:本机关实际配备的内设机构领导人数,镇(街道)须按2008年机构改革时原人事部门核定职数上报一份花名册。15.科级及以上非领导职务人数:实际配备的科级非领导人数(含退二线人数)。16.退二线人员数:由部门领导职务改任非领导职务的人数。17.非在编人员数:指不占机关编制和后勤服务人员编制的各类人员。包括借调人员(借用时间为3个月以上的行政、事业在编人员或企业人员)、单位自聘人员、服务外包人员(政府购买服务人员)、其他形式非在编人员。18.离退休(职)人员数:办理正式离退休(职)手续人员。19.调出未转移工资关系人员:行政关系已调入其他单位,且在其他单位工作,但工资关系未转出人员。(二)宜兴市各级机关在编人员核查表(见表二)1.姓名、性别、身份证号:与身份证人员信息一致(身份证号码为18位号码)。2.学历:选择性指标。博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本科、大专、中专、高中及以下。3.隶属(部门)科室:所在部门科室。4.职务:选择性指标。部门正职、部门副职、内(下)设机构正职、内(下)设机构副职。5.职级:选择性指标。厅局级副职、县处级正职、县处级副职、乡科级正职、乡科级副职、调研员、副调研员、正处级协理员、副处级协理员、主任科员、副主任科员、科员、办事员6.参加工作时间:指实际参加工作的时间。7.进现单位时间:指实际进现单位工作的时间。8.编制类别:选择性指标。国家行政编制、政法专项编制、地方编制、后勤服务人员编制。9.入编途径:选择性指标。公务员过渡、公开考录、军转安置、省选调生、调任、转任、其他。10.人员身份或类别:选择性指标。公务员、选聘公务员、机关工人。11.在编不在岗情况:选择性指标。在编不在岗人员选填:长期病休、带工资脱产上学、立案未有结论、长期外借、人已死亡未核销编制、停薪留职、办理正式手续离岗退养人员、其它形式在编不在岗等人员。12.调出未转移工资关系人员:属于此类人员的在此栏打“√”。13.是否军转干部:属于此类人员的在此栏打“√”。14.备注:注明带工资脱产上学、长期外借、停薪留职等在编不在岗人员实际所在单位;调出未转移工资关系人员实际所在单位;其他需说明事项。(三)宜兴市各级机关非在编人员核查表(见表三)1.姓名、性别、身份证号:同上2.学历:选择性指标。博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本科、大专、中专、高中及以下。3.职称或技术等级:高级、中级、初级、员级、技师、高级工、中级工、初级工、普工。4.进现单位时间:指实际进现单位工作的时间,格式同上。5.从事岗位:管理、专技、辅助、工勤。6.岗位分类:财务、审计、稽查、语训、水利、编辑、记者、广告、协管、书记员、聘警、内勤、收费、文印、档案、司机、食堂、保洁、门卫、水电、印刷、图书、锅炉、控制、保管、服务员、其他。7.五险一金缴纳情况:交或未交。8.经费来源:市财政拨付、单位自筹、企业支付,其他拨付。9.用工批准单位:本单位、市委、市政府相关部门。10.用工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