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沭阳县潼阳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无答案).doc
上传人:Ke****67 上传时间:2024-09-12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32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江苏省沭阳县潼阳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无答案).doc

江苏省沭阳县潼阳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无答案).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江苏省沭阳县潼阳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无答案)本试卷包含单项选择题和材料解析题共两部分。试卷满分10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部分共30题,每题2分,共60分)。1.源远流长的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下列图片呈现的汉字与我国古代哪一制度密切相关A.禅让制B.分封制C.宗法制D.郡县制2.商代的王位继承,既有传子者,也有传弟者。继承制度的不确定,极易造成统治阶级内部争权夺利的斗争,不利于王朝稳定。为改变这一局面,西周统治者实行了A.禅让制B.王位世袭制C.分封制D.嫡长子继承制3.有学者认为:“既然周王授土授民给诸侯叫做‘建国’,诸侯授土授民给卿、大夫叫做‘立家’,当时人便称宗族为‘家’,意味与‘国’相对立的团体,因而宗族成员常常只知效忠于‘家’,而不知效忠于‘国’。”该学者的认识反映了西周时期A.神权与王权的密切结合B.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C.分封制不利于政治稳定D.血缘关系亲疏不再作为权力分配的依据4.公元前230年至公元前221年,秦先后兼并六国,结束分裂局面,实现统一。该时间可表述为A.公元前2世纪早期B.公元前3世纪早期C.公元前2世纪末期D.公元前3世纪末期5.关于秦朝设郡的情况,史学界一直有不同的看法。观点作者、出处共40郡(包含黔中郡,没有洞庭郡)(唐)房玄龄等《晋书•地理志》共36郡(包含黔中郡和洞庭郡)(清)钱大昕《秦三十六郡考》共46郡(包含黔中郡,没有洞庭郡)谭其骧《秦郡新考》出现“洞庭郡”的记载,此前有人认为湘西应该属于黔中郡2002年出土的湘西里耶秦简根据以上史料能够推定的是A.秦朝设郡数目完全不一B.秦朝没有设立洞庭郡C.洞庭黔中两郡范围重合D.秦朝对湘西设郡管理6.有学者认为,刘邦建立汉家帝业,一方面必须“承秦”,包括承秦之制,另一方面又必须尊重东方社会之习俗,特别是楚、齐、赵人之俗。为此汉初实行A.皇帝制度B.三公九卿制C.郡国并行制D.察举制7.宋代在各州郡设置通判,通判有权向朝廷直接奏报。宋统治者的这种做法A.削弱了地方割据的军事基础B.加强了地方行政长官的权力C.削弱了地方割据的物质基础D.加强了中央对地方行政控制8.《哈佛中国史》中说:“蒙古人将原来的金、宋两朝的领土分为九个行政单位,另外还有三个涵盖了大草原及同纬度的北方地区。元朝统治的核心区域是北京及其周边……其余的领土被分为八个区域……”对这“核心区域”进行管辖的是A.各行省B.宣政院C.中书省D.宣慰司9.有一名秦朝的中央政府高官,他每天工作非常繁忙,除了将大臣们的奏章归纳整理外,还得对一些违法乱纪的官员进行暗访、调查。那么,这个政府高官A.是百官之首的丞相B.应该是副丞相C.负责管理全国军务D.是地方的长官10.张鸣在《中国政治制度史导论》写道:“唐代进一步完善了三省宰相制度,而且为了防止各机构之间的扯皮,实行了宰相集中议事制。三省长官和其他参与决策的官员,集中到门下省开会,开会的地点被称为政事堂。”这说明唐朝A.权力中心转移到了政事堂B.三省之间扯皮的现象被杜绝C.皇帝的决策失误彻底消失D.三省职能逐渐趋向混同合一11.“中书不与知兵,增兵多少不知也;枢密院要兵则添,财用有无不知也;…三司但知支办衣粮,日日增添,不敢论列,调兵非职事也。”据此可知,北宋前期的中枢机构A.三省并立,相权削弱B.以文制武,军政对立C.机构重叠,官员冗滥D.分权过度,缺乏协作12.“洪武皇帝……希望牢牢将权力抓在自己手中,并试图独自处理国家大事。但是这样的工作负担被证明是无法承担的,他于是召集一些忠诚的中级官员组成了一个特别的政府部门。”材料中“中级官员”的主要职责是A.协理奏章B.审核政令C.跪受笔录D.行使军权13.下表“行政职能及其含义”源于杨志玖《中国古代官制讲座》,属于这一官制中的行政官员是行政职能行政含义1、传旨或述职奉谕与某人2、内阁奉上谕谕旨之特降而宣示中外者3、奉旨因奏请而降者4、明发交内阁传抄者A.宋朝的中书门下B.唐朝的六部尚书C.明朝内阁大学士D.清朝军机处大臣14.王国维说:“欲观周之所以定天下,必自其制度始矣。周人制度之大异于商者,一曰立子立嫡之制,由是而生宗法及丧服之制,并由是而有封建子弟之制、君天子臣诸侯之制。”材料认为周朝宗法政治的典型特征是A.嫡长子继承制B.礼乐丧葬制C.部族联姻制D.功臣分封制15.公元前720年,周平王去世,即位的桓王遵从其遗愿,将大权交给西虢公,心怀不满的郑庄王既不为平王奔丧,也不朝贺新王登基,却命人侵入王室疆土,抢夺已成熟的庄稼,从此“周郑交恶”。该状况反映出A.周王朝的势力衰微,分封制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