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音版高中音乐鉴赏全册教案1最新精编.docx
上传人:努力****振宇 上传时间:2024-09-12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1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人音版高中音乐鉴赏全册教案1最新精编.docx

人音版高中音乐鉴赏全册教案1_4.docx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人音版高中音乐鉴赏全册教案1人音版高中音乐鉴赏全册教案1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播放《好汉歌》音像,电脑打出课题《醇厚的中原韵》聆听《好汉歌》从学生熟悉的音乐入手,自然地创设音乐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王大娘钉缸︾播放河南民歌《王大娘钉缸》引导学生将其旋律与《好汉歌》对比从中发现什么?聆听―对比―分析-试找出《好汉歌》与《王大娘钉缸》在旋律上的联系:《好汉歌》旋律取材于《王大娘钉缸》认识民歌与创作歌曲之间的差别,认识专业创作歌曲与民歌之间的关系.民歌乃是作曲家创作源泉之一。︽孟姜女哭长城︾1、播放《孟姜女哭长城》,提示学生注意观察每句结束音。2、播放《孟姜女》引导学生找出其与《孟姜女哭长城》之间的联系1、看乐谱聆听音乐,说出歌曲每句结尾音:商-徵-羽-徵.2、聆听、对比河北民歌《孟姜女哭长城》(歌曲旋律是在江苏民歌原有基础上加花装饰显得更加流连婉转绵延不绝.)1、了解歌曲创作方法:起、承、转、合。2、初步认识民歌的变异性特征。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沂蒙山小调︾1、播放《沂蒙山小调》引导学生观察每句旋律头尾的特征。2、启发学生用鱼咬尾的民歌创作方法试着创作一首短曲.3、分别播放(1)王世慧、(2)彭丽媛演唱的《沂蒙山小调》1、看乐谱聆听音乐(每句的第一个音恰好是前一句的最后一个音)2、分组讨论、创作3、对比聆听,说出二人演唱风格的异同:(1)高亢嘹亮、粗犷豪放,乡土味很浓,采用方言、按小调的四四拍演唱。(2)按四三拍变体演唱,速度有所变化,处理的比较细腻,风格上显得轻快活泼、热情洋溢。1、了解鱼咬尾的民歌创作方法.2、掌握鱼咬尾的民歌创作方法.3、通过对比聆听《沂蒙山小调》两种不同风格的演唱,进一步体味中原民歌的醇厚韵味。七、教学评价设计(一)建议注重过程评价,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率与积极性,关注学生的情感表达,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思维强度。(二)可利用课后3、5题检测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运用情况。如何选与侧重点教师可根据学生的音乐能力灵活选择。第五节《飘逸的南国风》教学设计一、学习目标(一)、聆听《弥渡山歌》、《对鸟》、《幸福歌》,感受并认识南方民歌婉转、流畅、细腻、抒情的风格特征。(二)、聆听、演唱并分析三首民歌的音乐特征,结合当地的生活环境、风俗习惯、语言特点等因素,对形成民歌的民族风格及地方风格的原因进行探究,形成较为完整而清晰的认识。(三)、学会演唱《弥渡山歌》,尝试用地方方言演唱《对鸟》,深入体验南方民歌的风格特征。二、教学重点重点:聆听、演唱三首云南民歌,感受、体验相同地域、不同风格民歌的形成和特点。难点:对民歌的民族风格和地方风格形成较为清晰的认识。三、教学内容安排(一)、欣赏云南民歌《小河淌水》,回顾初中学习过的《放马山歌》,两首不同风格的云南民歌的对比,以此导入。(二)、欣赏《弥渡山歌》(器乐和声乐),感受音乐情绪。学唱《弥渡山歌》(三)、知识学习:简介南方民歌的基本特征。(四)、聆听《对鸟》,感受、体验其音乐情绪,尝试用方言演唱歌曲,分析其旋律与当地方言和地理环境间的关系。,当前12345678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