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小学语文教案《白云飘》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那么优秀的教案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学语文教案《白云飘》,欢迎阅读与收藏。小学语文教案《白云飘》1蓝天上,飘着朵朵白云。草地里,两只小白兔在高兴地玩耍。玩累了,他俩往地上一躺。兔哥哥指着天空,说:“快看!这朵白云,像马儿在跑!”兔弟弟抬头一看:“哎,真像!高高的马头,大大的尾巴,还有四条长长的腿。他在奔跑呢!兔弟弟抬头一看:“咳,真像!高高的马头,大大的尾巴,还有四条长长的腿!他在奔跑呢!”马儿很快不见了,又飘来一朵白云。兔弟弟高兴地叫:”看哪!这朵白云,像牛儿在吃草!“兔哥哥抬头瞧哇瞧:”真像!两只弯弯的角,一根细细的尾巴,还有四条粗粗的腿。牛在低着头吃草呢!“牛儿很快不见了,又飘来一朵白云。忽然,白云变成了大狮子,张开大嘴,伸出爪子,朝下边扑过来。两只小白兔越看越害怕,兔哥哥一把拉起兔弟弟,说:“快跑,快跑!”他俩躲进了一个泥洞里。过了一会儿,两只小白兔悄悄钻出泥洞,朝天上一看:啊,大狮子不见了。蓝蓝的天空中,只有太阳公公笑眯眯地看着他们。教学目的:1、学会“再、马、第、巴、条、角、爪、公”8个生字,会认“累、鼠、细、粗、低、狮、嘴、躲”8个生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分角色朗读课文。3、通过课文的学习,使学生感受到白云神奇的变化,激发学生观察自然的兴趣,积极地去发现自然界中的奇妙景象。教学重点:1、正确掌握本课生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分角色朗读课文。3、通过课文的学习,使学生感受到白云神奇的变化,激发学生观察自然的兴趣,积极地去发现自然界中的奇妙景象。教学难点:1、正确掌握本课生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分角色朗读课文。教学时间:三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的:1、学习本课生字词。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重、难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过程: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1、小朋友们,你们见过白云吗?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自由发言。2、今天,我们要来学习一篇描写白云的课文,文中是如何描写白云的呢?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吧!师板书课题。3、学生齐读课题。二、自学生字,互相评价。1、学生自由读课文,圈出文中要求学会的字和要会认的生字,遇到不认识的字。2、和小伙伴一起读课文,互相帮一帮,看看字音都读准了没有。3、出示生字词,用开火车的方式抽读生字词。三、读课文,把句子读通顺。1、把生字词送回课文,把课文多读几遍,读通句子。2、同座互读课文,听一听课文中的句子读通顺了吗?3、分自然段读课文,互相评一评。四、学习生字,指导书写。学生自己识记生字“哥”。指名生分析“哥”字的字形结构。仔细观察“哥”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说一说在书写时应注意哪些地方?师作示范指导,学生自己练写生字,再与范字作比较。师选出写得较好的字全班展示。五、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有感情地朗读。第二课时教学目的:1、学习本课生字词。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通过课文的学习,使学生感受到白云神奇的变化,激发学生观察自然的兴趣,积极地去发现自然界中的奇妙景象。教学重、难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课文的学习,使学生感受到白云神奇的变化,激发学生观察自然的兴趣,积极地去发现自然界中的奇妙景象。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多种形式认读生字。二、走进情景,朗读课文。1、让我们也坐到草地上和小兔一起去看云吧!瞧,天空中飘来了一朵白云,它像什么?(生自由交流)2、相机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3、小兔和大家想到一块儿去了。三、走出教室,想象拓展。1、老师带孩子们到操场上坐一坐,带上纸笔,把看到的有意思的'云朵画下来,再想一想它们像什么?2、回到教室,借助学生画的云朵,开展说一说、猜一猜、写一写等活动。在这样的活动中,生动的再现了课文中的对话情景,同时将课文中的语言不知不觉的内化成了孩子自己的语言。第三课时教学目的:1、正确掌握本课生字词。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重、难点:正确掌握本课生字词。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过程:一、复习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选择自己喜欢的部分有感情地朗读。二、教学生字1、出示生字认读。2、学生自学生字。(先说它是什么结构,是什么和什么组成的(独体字除外),它的笔顺是什么,共有几笔,组词是什么。3、指名说记字的方法。4、指导写字,看清每一笔和田字格里的位置,再写排头字。三、复习巩固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完成课后第二题、第三题。教学反思《白云飘》是一篇充满童趣,培养学生从小热爱大自然、观察大自然的科学童话故事。文本中较多的场景描述,如果单纯地教师的讲解,学生是很难在教学时间内理解接受课文的。我在教学时通过创设情景和让学生反复品读达到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