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厦门市历史高三上学期试卷及解答参考.docx
上传人:18****28 上传时间:2024-09-14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19KB 金币:9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福建省厦门市历史高三上学期试卷及解答参考.docx

福建省厦门市历史高三上学期试卷及解答参考.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4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9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福建省厦门市历史高三上学期复习试卷及解答参考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下列关于《史记》的说法正确的是:A.《史记》是西汉司马迁所著,共一百三十篇。B.《史记》分为纪、表、志、传四部分,以纪传体为主。C.《史记》记载了从黄帝到汉武帝的历史。D.《史记》是我国古代第一部纪传体通史。答案:D解析:选项A中,《史记》确实是由司马迁所著,但并非一百三十篇,而是有一百三十篇正文。选项B中,《史记》确实分为纪、表、志、传四部分,但并非以纪传体为主,而是以纪传体为主,辅以表、志。选项C中,《史记》记载的历史并非从黄帝到汉武帝,而是从黄帝到汉武帝的近三千年的历史。因此,选项D正确。2、下列关于《红楼梦》的说法正确的是:A.《红楼梦》是我国古典小说四大名著之一,由曹雪芹所著。B.《红楼梦》以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的爱情故事为主线。C.《红楼梦》描写了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兴衰。D.《红楼梦》原名《石头记》。答案:D解析:选项A中,《红楼梦》确实是古典小说四大名著之一,但并非由曹雪芹所著,而是由曹雪芹增删润色而成。选项B中,《红楼梦》的主线并非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的爱情故事,而是以贾宝玉的一生为主线,展现了一个大家族的兴衰。选项C中,《红楼梦》确实描写了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兴衰,但并非是主要描写。因此,选项D正确。3、下列关于秦朝巩固统一的措施,不正确的是:A、实行郡县制,加强地方行政管理B、统一度量衡,促进经济交流C、推行焚书坑儒,加强思想控制D、派遣蒙恬北击匈奴,巩固北方边疆答案:C解析:选项C中的“推行焚书坑儒”是秦朝加强思想控制的一种极端做法,但它并非巩固统一的主要措施。秦朝的统一措施主要包括实行郡县制、统一度量衡、派遣蒙恬北击匈奴等,这些措施有助于加强中央集权和巩固国家统一。因此,C选项不正确。其他选项A、B、D都是秦朝巩固统一的重要措施。4、关于《汉谟拉比法典》,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汉谟拉比法典》是古希腊的一部法典B、《汉谟拉比法典》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成文法典C、《汉谟拉比法典》规定了奴隶的基本权利和义务D、《汉谟拉比法典》的主要目的是为了限制国王的权力答案:B解析:选项B正确,《汉谟拉比法典》是古巴比伦王国国王汉谟拉比在公元前18世纪颁布的一部法典,它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成文法典之一,对后世法律制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选项A错误,因为《汉谟拉比法典》与古希腊无关;选项C错误,虽然法典中有关于奴隶的规定,但并非主要目的;选项D错误,法典的主要目的是维护奴隶制社会的等级秩序和稳定,而非限制国王权力。5、下列关于秦始皇统一六国的说法,错误的是:A.秦始皇通过连年征战,先后兼并韩、赵、魏、楚、燕、齐六国,完成了统一。B.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废除了诸侯分封制,实行郡县制。C.秦始皇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实行了一系列严酷的法治措施。D.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推行了一系列文化统一政策,如统一度量衡、货币、文字等。答案:B解析:选项A、C、D均符合秦始皇统一六国的史实。秦始皇废除了诸侯分封制,实行郡县制,而不是选项B中提到的废除。因此,选项B是错误的。6、以下关于三国鼎立的形成,说法错误的是:A.公元220年,曹操的儿子曹丕废掉汉献帝,自称皇帝,国号魏,定都洛阳,东汉结束,进入三国时期。B.221年,刘备在成都称帝,国号汉,史称蜀汉。C.222年,孙权称王,国号吴,定都建业。D.三国鼎立的形成,标志着东汉末年以来军阀割据局面的结束。答案:D解析:选项A、B、C均符合三国鼎立的形成史实。三国鼎立的形成,实际上标志着东汉末年以来军阀割据局面的延续,而不是结束。因此,选项D是错误的。7、以下关于秦始皇统一六国的说法,错误的是:A、秦始皇通过连年征战,最终统一了六国。B、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废除了分封制,实行郡县制。C、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推行了小篆作为全国统一的文字。D、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为了巩固统治,焚书坑儒。答案:D解析:选项A、B、C都是关于秦始皇统一六国的正确说法。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为了加强思想控制,实行了焚书坑儒的政策,选项D描述错误。因此,正确答案是D。8、以下关于唐朝时期经济繁荣的原因,不正确的是:A、实行科举制度,选拔人才,促进了社会阶层流动。B、丝绸之路的繁荣,促进了东西方经济文化的交流。C、推行均田制,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D、唐朝实行闭关锁国政策,限制了与外界的交流。答案:D解析:选项A、B、C都是唐朝时期经济繁荣的原因。唐朝实行科举制度选拔人才,丝绸之路的繁荣促进了经济文化交流,推行均田制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而选项D提到的闭关锁国政策实际上是明清时期实行的,与唐朝无关。因此,正确答案是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