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和护理对策.doc
上传人:王子****青蛙 上传时间:2024-09-09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5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谈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和护理对策.doc

谈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和护理对策.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最新【精品】范文参考文献专业论文谈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和护理对策谈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和护理对策护理风险是指医院内病人在护理过程中有可能发生的一切不安全事件。由于神经外科病人病情重,病情危急且变化快,具有特殊性、复杂性、多变性,随时可能发生病情变化而抢救,而护士长期处于高度紧张、过度疲劳的状态之下,临床护理风险时有发生,因此,通过探讨神经外科病房中护理风险事件的常见种类及产生的原因,制定出相应的护理措施。近年来随着医疗体制改革及卫生法制的不断完善,医疗纠纷及医务人员人身安全等不安全事件越来越被国内外所关注。护理工作是具有风险的医疗工作,它既有客观决定因素,又有可控制的一面,护理风险管理成为护理工作中的重要环节。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是指血液在深静脉内不正常地凝结、阻塞管腔,导致静脉回流障碍。DVT是神经外科术后患者可能发生的严重并发症之一,发生DVT后若未得到及时诊治可导致患肢致残,严重者血栓脱落可并发致命的肺栓塞,成为术后危重患者致残和死亡的原因之一。我科2002年7月至2006年9月共施行手术342例,发生DVT8例,现将其预防措施及护理体会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8例(男5例、女3例),年龄48~82岁,中位年龄65岁;高血压脑出血6例,脑血管畸形出血、重型颅脑损伤各1例。血栓发生于左侧瘫痪肢体5例,右侧瘫痪肢体2例,左侧健侧肢体1例。其中1例为术后卧床2a,1例心率缓慢45~60次/min;偏瘫下肢股静脉穿刺置管2例。临床表现为患肢肿胀、疼痛、皮温升高。本组8例经及早发现、及时诊治及精心护理后均痊愈出院,无1例发生肺栓塞。2预防措施2.1增加活动术后清醒患者可指导和鼓励其适当在床上活动,包括深呼吸、下肢的主动活动,如膝、踝、趾关节的伸屈、举腿活动。对意识障碍者,必须定时给予翻身,改变体位,作适当的下肢被动活动,并每2h按摩患肢1次,以促使患肢血液循环、肌肉松弛。2.2减少血液凝滞避免膝下垫硬枕、过度屈髋。适当抬高下肢,以利于下肢静脉回流。2.3保护静脉长期输液者避免在同一部位同一静脉反复穿刺,尽量使用静脉留置针,尤其在使用甘露醇等刺激性药物时注意保护静脉,避免药液渗出血管外。尽量避免下肢静脉穿刺,尤其是瘫痪侧肢体的静脉置管,每日热敷穿刺处2次。2.4饮食进食低脂肪、高蛋白、高热量、含丰富纤维素、免辛辣易消化的食物,多喝水,以免增加血液粘稠度;保持大便通畅,避免大便时腹内压增高影响静脉回流。2.5禁烟避免尼古丁刺激引起静脉收缩。3血栓形成后的护理对策3.1一般护理(1)早期发现:临床工作中若发现患者出现不明原因的肢体肿胀和疼痛时,应警惕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可能,给予及时处理。(2)心理护理:主动与患者及其家属沟通,讲解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的过程及治疗效果,解除患者的心理负担,使患者保持稳定的情绪,以良好的心态积极配合治疗。(3)血栓形成后10~14d绝对卧床休息,患肢高出心脏平面20~30cm,这对于下肢DVT患者来说,既是一种护理措施,也是一种治疗方法,有利于促进静脉回流。注意患肢保暖;床上活动时避免动作过大,起床活动时,需穿弹力袜,适当压迫浅静脉,促使深静脉血液回流。弹力袜应根据患肢的大小选择合适的型号,耐心指导患者,积极配合训练,以减轻症状,取得最佳疗效。(4)禁止按摩,避免发生血栓脱落,造成肺动脉栓塞,如患者出现烦躁、咳嗽、胸闷、胸痛、呼吸困难、口唇紫绀、咯痰带血、血压下降等异常情况,即让患者平卧,避免作深呼吸、咳嗽和剧烈翻动,同时给予高浓度氧气吸入,急性呼吸窘迫者给予气管插管或机械通气。(5)每日测量并记录双下肢同一部位的周径,并与以前的测量值比较,判断疗效。如患肢周径不断增加,说明静脉回流受阻,应及时处理。(6)每4h观察一次患肢皮肤温度、色泽、水肿、弹性及肢端动脉搏动情况并记录。若患肢颜色加深、温度升高说明出现感染,应及时通知医生,积极处理。(7)采集血液标本时,应严禁在患侧股静脉穿刺,注意保护患侧足背浅静脉及下肢浅静脉,禁忌输注溶栓、抗凝药以外的药物如抗生素等刺激性较强的药物。(8)加强皮肤护理:由于患肢血液循环差易导致褥疮,临床应加强基础护理,每2h翻身拍背,保持床单位整洁,皮肤清洁。3.2预防措施(1)减少和防止非计划性拔管的发生。对于神志清醒合作的患者应耐心讲解人工气道的正常不适反应、气道处理及机械通气的必要性,对于烦躁、不合作、意识恍惚的病人进行适当约束。我科针对此类病人自制一种手袜式约束带约束双上肢,防止病人乱抓乱拔,取得较好效果,必要时遵医嘱使用镇静剂。在为病人治疗、护理及翻身时,防止管道滑脱,操作完毕均要检查各导管是否固定在位。(2)加强ICU护士的责任心及专业知识培训。对于ICU护士应教育她们严格遵守各项规章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