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阶段 专题五 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pptx
上传人:骑着****猪猪 上传时间:2024-09-14 格式:PPTX 页数:68 大小:2.4MB 金币:2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第一阶段 专题五 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pptx

第一阶段专题五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ppt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58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2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会计学///1.掌握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法(包括所用试剂、仪器、反应原理和收集方法)。2.能根据实验试题要求,做到:(1)设计、评价或改进实验方案;(2)了解控制实验条件的方法;(3)分析或处理实验数据,得出合理结论;(4)绘制和识别典型的实验仪器装置图。3.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并运用以实验和推理为基础的科学探究方法解决有关问题。新课程标准实施以来,化学高考实验题越来越趋向于探究性,这类试题一般具有条件不完整性、结论不确定性、知识综合性的特点,考生必须从多角度、多层次运用多种思维模式去解决问题,能够通过实验现象提出合理的猜想,或设计对照实验,进行比较探究,或剖析反应原理,进行综合探究。设计实验时要求装置简单、操作安全可行,实验现象明显等。/[思考·回顾]2.气体的净化(1)气体的除杂:3.气体的收集有以下气体:H2、O2、CO2、NH3、HCl、NO、Cl2。(1)适合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的气体有;(2)适合用排水法收集的气体有;(3)适合用排饱和NaHCO3溶液收集的气体为;(4)适合用排饱和食盐水收集的气体为。[归纳·助学]///2.有毒气体的处理制取有毒气体(如Cl2、CO、SO2、H2S、NO2、NO)时,应在通风橱或密闭系统中进行,外加尾气吸收装置。(1)灼烧式(如CO):(3)吸收式:3.常见的防倒吸的装置加热法制取并用排水法收集气体或吸收溶解度较大气体时,要注意熄灯顺序或加装安全瓶。[鉴赏·领悟]判断下列描述的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仅用酒精灯、烧杯、导管、集气瓶就可以用NH4Cl固体和Ca(OH)2固体制备并收集NH3(2012·安徽高考)()解析:因对实验室制取NH3的装置不熟悉而造成错误;用NH4Cl固体和Ca(OH)2固体制取NH3需要在试管中进行。2.将混有HCl的Cl2通入饱和NaHCO3溶液中除去HCl(2012·广东高考)()解析:因对气体除杂质的要求认识不清而造成判断错误;HCl与NaHCO3反应产生CO2气体,引入了新的杂质气体,且Cl2也能与NaHCO3溶液发生反应,应改为饱和食盐水。3.因为浓硫酸有强氧化性,所以浓H2SO4可用于干燥H2和CO(2012·广东高考)()解析:因混淆浓H2SO4的性质与用途间的关系而造成错误;利用浓H2SO4的吸水性可用于干燥H2和CO。[思考·回顾][归纳·助学]1.实验方案设计需遵循的原则(1)科学性:实验原理准确,实验流程合理。(2)安全性:保护人身,保护环境,保护仪器。(3)可行性:条件允许,效果明显,操作简便可行。(4)简约性:方案简单易行,尽可能采取简单的实验装置,用较少的步骤和试剂完成实验。2.实验方案评价“三视角”判断实验方案的合理与否、严密与否要从合理选择、排除干扰、操作准确视角入手。(1)“合理选择”是指仪器的选择、试剂的选择、连接方式的选择等。仪器的选择又包括发生装置(几种基本类型)、净化装置(除杂质的试剂与顺序)、反应装置、尾气处理装置等;试剂的选择包括试剂的种类、浓度、状态等;连接方式的选择指仪器连接的先后顺序,导管接口的连接等。(2)“排除干扰”是指反应条件的控制、防止空气成分介入、尽量避免副反应、杂质的清除以及防止物质的挥发性、溶解性、颜色等对实验的干扰。(3)“操作准确”则要求熟悉主要仪器的性能、用途和典型的实验操作步骤。[鉴赏·领悟]2.将SO2通入酸性KMnO4溶液中,可证明SO2具有漂白性(2012·合肥模拟)()解析:因忽视SO2的还原性而造成错误;SO2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的原因是SO2被酸性KMnO4氧化,而不是SO2的漂白性。3.将SO2通入品红溶液中,品红溶液褪色,加热褪色后的品红溶液,溶液恢复红色,证明H2SO3的不稳定性(2012·潍坊模拟)()解析:混淆H2SO3的不稳定性和SO2的漂白原理而造成判断错误;SO2使品红溶液褪色的原因是由于SO2与有色物质化合生成了不稳定的无色物质,加热后不稳定的无色物质分解又使溶液重新变为红色。//[命题角度一·2012·上海高考]实验室制取少量干燥的氨气涉及下列装置,其中正确的是()A.①是氨气发生装置B.③是氨气发生装置C.②是氨气吸收装置D.④是氨气收集、检验装置解析:选。实验室制NH3是加热NH4Cl固体和Ca(OH)2固体混合物而不是加热NH4Cl固体,A错误;吸收NH3要防止倒吸,倒置的漏斗边沿接触水面,C错误;收集NH3的试管口应放置一团棉花,以防止NH3与空气对流,D错误。[命题角度二·高考汇编](1)(2012·山东高考)无水AlCl3(183℃升华)遇潮湿空气即产生大量白雾,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