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1第一章电力环境保护概述环境保护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1989年12月,《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颁布施行,这为保护和改善环境,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保障人体健康,促进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法律保证。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决定了清洁生产的艰难,决定了电力环境保护工作任重道远。作为一次能源消耗最大,对环境影响巨大的电力行业,能否做到清洁生产,不但直接关系到整个行业的可持续发展,甚至影响到国家总体能源战略。统计资料表明,中国电量的80%是由燃煤电厂提供的。到2020年,预计我国煤电装机容量将达到6亿千瓦以上,按1千瓦煤电烧3吨原煤计算,一年需要18亿吨以上的煤。如果对这18亿吨原煤产生的烟尘、二氧化硫、氮氧化物、二氧化碳以及废水、灰渣和其他有害物质处理不当,会对环境造成重大影响。国家一直重视电力环保工作,在1995年12月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法》中指出:“电力建设、生产、供应和使用应当依法保护环境,采用新技术,减少有害物质排放,防治污染及其他公害??国家鼓励和支持利用再生能源和清洁能源发电”。燃煤发电在我国发电量中所占比例较大,随着大型发电机组的增多,发电用煤量激增。进一步加强电力环保工作,确保电厂能够安全运行,同时保证环境不受污染,是电厂自身得以生存与健康发展的重大问题。本章将对电力生产与环境质量的关系加以概述,指出矿物燃料,特别是煤的燃烧对环境的影响,阐述火电厂环保工作的任务与特点,以600MW燃煤发电机组为例分析说明其对环保工作要求。第一节火电生产对环境质量的影响电力工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煤、石油、天然气、核能均是重要能源,它们都可作为发电燃料,其中应用最广的是煤。1995年,全国火电厂燃用原煤4.3亿吨,占全国燃煤总量的1/3。到2005年全国电力用煤已达11.2亿吨,占全国燃煤总量的53.3%。根据我国的能源政策,部分燃油电厂将有计划地改造为燃煤电厂或燃气电厂。为合理地利用能源资源,尽量减少对环境的污染,我国将大力发展水电和建设燃煤的坑口电厂,并逐步发展核电。火电厂是利用动力燃料燃烧产生热能并转化为电能的生产单位,燃煤电厂在电力生产的过程中,将伴随着大量的烟气、污水及灰渣的排放。如何有效地控制二氧化硫及烟尘的排放,大力开展灰渣的综合利用,保护和改善生活与生态环境,保障人体健康,是我们经济建设中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2一、烟气排放与大气污染当今锅炉普遍采取悬浮燃烧方式,另有流化床燃烧炉等。煤的化学成分极其复杂,从煤的化学分析结果来看,组成煤的元素主要有碳、氢、氧、氮、硫,另外还有一些非可燃矿物如灰分及水分等。其中碳、氢是获得热能的主要来源,硫燃烧时产生的热量很少,氧是助燃元素,氮无助于燃烧,而且还要从炉膛内夺走热量并从烟囱排除。因此,烟气的主要成分为二氧化碳、水汽、氮、二氧化硫、少量的三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等。另一方面,一般电力用煤中均含有20%~40%不等的灰分,故煤燃烧后所产生的烟气中含有大量的灰粒。在电力生产中,煤粉在锅炉中燃烧后产生的大量高温烟气,首先通过电除尘器或其他类型的除尘器,约99%的粉煤灰被收集下来,然后余下的约1%的细灰及二氧化硫则随烟气通过高烟囱排到大气中去。因此,燃煤电厂排入大气中的主要污染物为烟尘和二氧化硫。设一台600MW机组,日燃煤量为6000t,若燃煤中全硫含量为1%,其中可燃硫占全硫含量的90%,则每天从烟囱排入大气中的二氧化硫质量为:6000t×1%×90%×2=108t,相当于每小时排放4.5t二氧化硫。在电厂配用高效除尘器的情况下,烟气中二氧化硫的排放对大气质量的影响最为突出。对电厂来说,一方面要尽可能地选用低硫煤,或者采用一定的洁净煤技术对煤进行必要的前处理;另一方面,对燃用高硫煤的电厂要采取必要措施,如对烟气进行脱硫等,以减小电厂烟气对大气的污染。目前,虽然二氧化硫排放控制的能力有很大提高,但排放总量并未降低,且随着煤电发电总量增长而增长。主要原因:(1)电力发展速度大大超过了“十五”计划速度(比原计划390GW增加了120GW),且主要是煤电机组;(2)煤炭质量下降,发热量降低,硫分增高;(3)建成的脱硫装置绝大多数为新建机组,且投运规模还相对较小、投运时间较短,难以形成较大、稳定的减排量;(4)已经建成或运行的脱硫机组中,燃用中低硫煤的机组多,甚至如一些硫分低于0.5%甚至是低于0.2%,而燃用高硫煤且超标的现有机组少。因此,电力二氧化硫的总排放量不但没实现国家“十五”环保规划中要求减少10%~20%目标,且增长了约75%。此外,发电燃料燃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