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登鹳雀楼教案关于登鹳雀楼教案集锦6篇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时常需要用到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登鹳雀楼教案6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登鹳雀楼教案篇1教学目标:1、学习本课生字,读准字音,读通诗句。2、理解诗中重点词句,体会诗人的感情。3、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这首诗。教学难点、重点:1、弄懂每个词,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2、指导朗读。教学准备:1、录音机、配乐朗诵磁带。2、挂图、活动的诗人和太阳。3、田字格黑板。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一、激发兴趣,揭示课题1、同学们喜欢学习古诗吗?我们以前学过哪些古诗一起来背一背。(学生背诵)同学们都背得不错,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首古诗。(板书《登鹳雀楼》)2、齐读课题,注意正音。二、解题、介绍作者1、登鹳雀楼是什么意思?2、登还可以说登什么?3、揭示挂图。述:鹳雀楼在山西永济县的西南城上,前面可以看见中条山,下面临近黄河,因为经常有一种形状像鹤的鸟儿鹳雀在楼台上休息,所以人们把这座楼台叫做鹳雀楼。有一天,唐朝诗人王之涣登上了鹳雀楼,看到将要落山的太阳和奔腾的黄河,想了很多,就写下了这首诗。三、整体感知1、听录音。2、听完录音,同学们的心里在想什么呢?四、初读课文1、要求读准字音。2、检查:指名读后正音。3、再读古诗,想想哪些词语你能理解,还有哪些不能理解,将不能理解的词语做上记号。五、学习理解诗意1、学习一二行。(1)指名读。(2)说说哪些词不懂,借助图画理解白日、依、尽。(3)指名说一二行诗意。(4)看图想象,说说黄河怎样流入大海。(5)小结:这两行诗主要讲诗人在鹳雀楼上看到傍晚的太阳靠着山慢慢落下去,黄河滚滚地流入大海。(6)指导朗读。同学们想想,应该怎么读,试着在座位上读一读,指名读,齐读。过渡:看到如此壮丽的景象,诗人产生什么想法。2、学习三四行。(1)理解词语的意思:欲、穷、千里、目、更。(2)说说诗句的意思。(3)结合生活体验谈谈站得高,才能看得远。(4)师小结:要想看得远必须站得高,这是诗人写下这一千古名句所要告诉我们的道理。我们要多学习一些知识、本领,眼界才能开阔。(5)指导朗读。六、想象诗情1、听录音,看图想象诗人所观察的'景象,诗人观察时的动作和神态。2、表演:把自己想象到的情景表演给大家看。七、指导背诵1、看图练习背诵:指名背,分组背。2、随音乐一齐背诵。八、作业1、指导写生字:登、欲、穷。2、抄写、默写这首诗。登鹳雀楼教案篇2设计理念注重创新思维、想象能力的培养。教学过程始终把学生放在主体地位,给学生创建了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机会,采用读、想、议、画等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实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并恰当运用多媒体课件激发情趣、拓展思维、指导背诵。教学目标1.认识4个生字,会写4个字,能做到书写规范、端正、整洁。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3.知道诗歌的内容,明白“站得高,看得远”的道理。教学重点学习生字、背诵课文。教学难点理解诗歌内容,明白“站得高,看得远”的道理。教学准备学生:本课生字卡片、画纸、画笔。教师: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一、看图释题,感知全诗1.课件出示书上插图,提问:孩子们,请你们仔细观察,你在图上看到了哪些景物?2.简介作者王之涣及鹳雀楼的地理位置。小朋友们在图上所看到的这座楼,名叫鹳雀楼,是中国古代四大名楼之一,位于山西省永济县的黄河边上,楼高三层,建好后有鹳雀在上面栖息,因此而得名。在一千多年前的唐代,诗人王之涣登上鹳雀楼,写下了一首流传千古的好诗《登鹳雀楼》。孩子们,你们想和这首诗交朋友吗?二、初读古诗,整体感知1.听老师范读。要求:老师很想朗诵这首名诗,可以吗?请孩子们认真听老师朗读,看看字音是否读得准确到位?学生评价。2.自读,初步感知古诗内容。(1)请孩子们用自己喜爱的方式读古诗。(2)你认为哪些字难读,需要给大家提个醒?在难读的字下做上记号。(3)学生交流,练读难读的字。(4)小老师教读难读的字。3.检查学生认字情况。(1)教师出示生字卡片,打乱顺序,学生抢读,教师重点指导“登”、“雀”、“鹳”的字音。(2)学生在学习小组内利用生字卡片用同桌互读、抽卡片读、开火车读等方式比赛认字,互当小老师考考别人。(3)教师抽读,适时鼓励。三、学习生字,指导书写1?学生自主识字,分四人小组交流识字方法,互相检查识字情况。2?借助多媒体课件,师生共同交流难写的字,教师范写。重点指导“入”,将“入”与“人”比较记忆。3?学生认真完成课后第三题的“描描写写”,为自己满意的字画上“”。四、精读诗句,悟意明理1?指导读诗,读出节奏。(1)请生赛读,师生共同评价。(2)根据评价,画出诗的节奏。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能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