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历史学科冲刺练习(三).doc
上传人:sy****28 上传时间:2024-09-12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53KB 金币:16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高三历史学科冲刺练习(三).doc

高三历史学科冲刺练习(三).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6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高三历史学科冲刺练习(三)班级姓名座号一、选择题1.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取名字很讲究,至少要图个吉利,最好还能有助于大贵大富。事实上,一个好名字有时候确实能给人带来好运气。据史书记载,清末甲辰会试年,恰逢北方大旱,殿试结柬后,阅卷大臣将前十名的卷子呈上,让慈禧钦定状元。以下四人中,因为名字“恰逢其时”而最后被“幸运”地钦点为状元的是A.朱汝珍B.商衍鎏C.谭延闯D.刘春霖2.大河文明、草原文明与海洋文明的碰撞和交融,推进了人类文明的发展;不同文明的碰撞和交融中发生过不少值得深思的故事。下面的人物或事件,与大河文明和海洋文明的交融有关的是①修建长城②陶片放逐法③开通丝绸之路④麦哲伦远航A.①③B.②④C.③④D.①④3.“两个魔鬼胜过一个圣人”是一句英国格言,典型地说明了民主宪政的特点。宪政就是让两个魔鬼把恶作剧减少到最低的程度。这说明资产阶级代议制的关键和核心是A.全体公民的参与程度B.权力的制约与平衡C.限制魔鬼的胡作非为D.市民的整体素质4.孙中山先生说:“唯民生主义意义为何?吾人所主张者,并非如反动派所言,将产业重新分配之荒谬绝伦,但欲行一方策,使物产之供给,得按公理而互蒙利益耳。此即吾所主张之民生主义的定义。”由此我们认为孙中山先生的民生主义是A.合理分配生产所得以求均富B.致力劳资和谐以求社会安定.C.产业和平收归国有以厚民生D.管理经济资料以达成真平等5.有历史学家发出感慨:“为什么工业化浪潮不是在法国之后穿过地中海而席卷突尼斯、阿尔及利亚呢?是地中海太宽阔了吗?果真如此,那么为什么又能横渡大西洋而北美生根开花?”这主要说明A.海洋国家比大陆国家更容易接受新事物B.地缘是一个国家发展进程中的重要因素C.制度是一个国家发展进程中的重要因素D.要实现工业化就必须发展资本主义制度6.1964年10月2日晚上,在首都人民大会堂首次隆重上演由三千多人演出的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其中第二场的主题是“星火燎原”,下列评论不符合历史事实的是A.舞蹈《秋收起义》见证了中国共产党的革命中心由城市到农村的转换过程B.歌曲《星星之火》标志着毛泽东思想成熟并成为我党的指导思想C.舞蹈《井冈山会师》的发生地点是中国的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D.歌舞《打土豪分田地》反映出中国共产党领导武装革命的力量源泉7.孙中山曾说:“在国内,君主可以不要,忠字是不能不要的。……为四万万人效忠,比较为一人效忠,自然是高尚得多,故忠字的道德还要保存。”对这段话中的“忠”,下列理解中最准确的是A.弘扬传统的忠孝思想B.要保持忠君爱国思想C.强调了国家民族意识D.要有牺牲和奉献精神9.歌德(1749—1832)曾经若有所思地对美国称道说:“美利坚,你的那个大陆胜过我们的这个旧大陆。”歌德对于美国的羡慕,包括①建立民主共和政体②赢得独立战争的胜利③成为世界工业强国④拥有横跨北美大陆的广袤领土A.①②B.②③C.①③④D.①②④10.美国的日本通赖肖尔评论:“日本拿它的一切去冒险,结果丢掉了一切,八十年来的巨大努力和非凡成就化为烟尘。有史以来日本土地上第一次响起了外国征服者的脚步声。”对这句话理解正确的是①“冒险”是指日本发动的一系列侵略战争②“巨大努力”始于明治维新③“化为烟尘”指一战惨败④“外国征服者”是英国军队A.①②B.②③C.①②③D.①②③④11.《马关条约》中规定:“日本臣民得在中国制造一切货物,其于内地运送税、内地税、钞课、杂派……即照日本臣民运入中国之货物一体办理,自应享优例豁除。”从中可以看出导致中国近代以来民族工业举步维艰的一个因素是A.外资工业在中国的兴起B.民族工业没有技术优势C.民族工业没有资本优势D.外资工业享有免税特权12.《松花江上》:“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九一八’,从那个悲惨的时候。脱离了我的家乡,抛弃那无尽的宝藏,流浪!流浪!整日价在关内流浪!”《卢沟桥歌》:“卢沟桥,卢沟桥,男儿坟墓在此桥!最后关头已临到,牺牲到底不屈挠……”从《松花江上》到《卢沟桥歌》所反映的历史信息,最准确的是A.从东北沦陷到华北、华南沦陷B.国共从内战到走向联合抗战C.从东北沦陷到中国人民奋起抗战D.国民党从不抵抗到奋起抗战二、主观题13.工业革命的发生标志了人类文明从农业文明时代开始步入工业文明时代。工业文明实现的不仅仅是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自然环境的变化,它还带来人类在民族、国家、社会关系以及精神和思想领域的全方位巨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城市化“一旦蒸汽机能把大批男男女女和儿童引到工厂工作,城市数量和规模就开始增大。在城市,交通运输比乡村要便利。因而原材料输入和把产品运出去花费都较低。同样,城市里容易招到工人,……然而19世纪初期城市发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