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设计一、教学内容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图形的变换,因数与倍数,长方体和正方体,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分数的加法和减法,统计,数学广角和综合应用等。二、教学目标:使学生:1.理解分数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会比较分数的大小,会把假分数化成带分数或整数,会进行整数、小数的互化,能够比较熟练地进行约分和通分。2.掌握因数和倍数、质数和合数、奇数和偶数等概念,以及2、3、5的倍数的特征;会求100以内的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3.理解分数加、减法的意义,掌握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比较熟练地计算简单的分数加、减法,会解决有关分数加、减法的简单实际问题。4.知道体积和容积的意义及度量单位,会进行单位之间的换算,感受有关体积和容积单位的实际意义。5.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并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探索某些实物体积的测量方法。6.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图形的轴对称图形,以及将简单图形旋转90°;欣赏生活中的图案,灵活运用平移、对称和旋转在方格纸上设计图案。7.通过丰富的实例,理解众数的意义,会求一组数据的众数,并解释结果的实际意义;根据具体的问题,能选择适当的统计量表示数据的不同特征。8.认识复式折线统计图,能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统计图表示数据。9.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10.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及运用优化的数学思想方法解决问题的有效性,感受数学的魅力。形成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11.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12.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三、教具与学具。1.长方体和正方体实物及模型教师和学生收集一些长方体和正方体形的实物,如药盒、牙膏盒、火柴盒、化妆品盒、积木等。教科书第145、147页还印有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展开图,可让学生剪下来贴在厚纸上,然后制成长方体和正方体。2.演示分数用的教具教师可以自制演示分数用的教具,制作的方法是:用硬纸板做两个大小相同而颜色不同的圆,顺着一条半径分别剪开,将两个圆从剪开的地方互相交叉放在一起,并使它们重合(如下图)。教学时,教师转动一个圆,可以演示不同的分数。在圆周上,可以画出刻度,表示1/2,1/3,1/4,?3.其他教具教师还可以根据各部分教学内容的需要自己准备或设计制作一些教具和学具。如教学体积时制备1m3、1dm3模型,容纳1L、100ml液体的量杯;教学因数与倍数时,可根据教科书上的图制成教具等。教师还可以根据需要自己制作其他适用的教具。四、课时安排根据《义务教育阶段国家数学课程标准(征求意见稿)》中的“各学段课程内容参考教学时间一览表”,实验教材的编者为五年级下学期数学教学安排了60课时的教学内容。各部分教学内容教学课时大致安排如下,教师教学时可以根据本班具体情况适当灵活掌握。一⑼夹蔚谋浠?????????????????????????4课时二、因数与倍数?????????????????????????6课时1因数和倍数??????????????????????????.2课时22、5、3的倍数的特征...........................................2课时3质数和合数...............................................2课时三、长方体和正方体(12课时)1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2课时2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2课时3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7课时整理和复习??????????????????????????1课时粉刷围墙1课时四、分数的意义和性质(20课时)1分数的意义...............................................4课时2真分数和假分数...............................................3课时3分数的基本性质...............................................2课时4约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