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质数和合数各位评委老师,您好!我是今天面试第X号学员,我要说课的课题是HYPERLINK"http://www.bideedu.com/"《质数和合数》《质数和合数》是人教版实验教材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的内容,下面我将从以下教学指导思想、教材分析、教学目标、说学情、教学重点难点、教法分析、学法分析、教学程序、课堂小结几个方面来展开我的说课:一、教学指导思想《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要让学生亲身经历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也就是经历一个丰富、生动的思维过程,使学生通过数学活动,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将以学生发展为立足点,以自我探究为主线,以求异创新为宗旨,引导学生动手操作,观察辨析、自主探究,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让学生全面、全程、全心地参与到每一个教学环节中。在教与学的过程中,使学生观察、操作、口头表达等能力得以培养,使学生的创新意识得以开发与增强。二、说教材1、课时教学内容的地位、作用和意义《质数和合数》是九年制义务教育教材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地三节的内容。“质数和合数”是一节概念教学课,也是“因数和倍数”这个单元教学的难点和重点。它是在学习了因数和倍数以及2、3、5倍数的特征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下半学期学习求最大公因数和求最小公倍数以及约分、通分的重要基础。在本章教学内容中起着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使学生理解质数和合数的意义,知道它们之间的联系和区别,能根据它们的意义判断哪些数是质数,哪些数是合数。熟悉100以内的质数。(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求因数—找规律—探究归纳—验证等数学活动,学习观察、比较、分析、归纳、推理等数学策略。(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认真观察,仔细比较,合理分类和归纳概括的能力,培养学生优秀的数学意识和数学品质。四、说学情《约数和倍数》这一单元,概念多,理解难,易混淆。学生通过对约数和倍数以及能被2,5,3整除的数的学习,有了一定的认知基础,本节教学内容与原有认知结构存在潜在的适合性,有利于知识的迁移和建模。但学生对分类归纳的数学方法和数学思想尚未形成,抽象逻辑思维能力还未得到很好的发展,需要在教师的引导下逐步培养。五、教学重、难点:掌握质数、合数的概念,能准确判断一个数是质数还是合数。六、说教法、学法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是新课程一个重要的理念。让学生学会用数学知识、方法去思考分析身边的事物是数学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根据本节知识特点和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及认知规律,结合新课程标准精神,我采用了探究发现、启发式教学、开心游戏活动等教学方法。教师的任务不仅要使学生学会,更重要的是要使学生会学。结合本节课的知识特点我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分类归纳、讨论交流等学习方法掌握本节课的学习内容。七、说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为了是学生回忆和巩固之前所学习的知识,把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和新知识联系起来,从知识上起到迁移、铺垫的作用,又为学习新知识创造了良好的认知环境。我提出一下两个问题:在算式“4×5=20”中,谁是谁的因数?谁是谁的倍数?2、自然数分成几类?(二)学习新课1、学习质数、合数的概念(1)要求学生写出自己座号的所有因数,请1到12号的同学说出自己座号的所有因数。要求学生观察1——12这十二个自然数的因数个数,四人小组讨论交流根据因数的个数可以把这十二个自然数分成几类?(2)结合学生的汇报,揭示质数和合数的概念(板书课题)。【设计意图】:我运用了引导学生探究发现的教学方法,学生采用观察比较、分类归纳、讨论交流的学习方法。因为“质数和合数”是学生在学习了因数和倍数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从学生身边熟悉的事物入手,唤起学生亲切的情感,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只有让学生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数学知识才会内化学生自己的东西,同桌讨论交流就是让学生在探讨中提高学习的能力。2、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质数、合数的概念。设问:质数和合数的主要区别是什么?促使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得出主要区别是这个数约数的个数。用同样的方法找出13—20中,哪些是质数?哪些是合数?使知识进一步得到发展。试着让学生给质数合数下定义。要求重视关键词:“只有……两个……”“除了……还有……”,指导诵读,并深入理解这些文字的含义,注意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只有……两个……”是质数概念的关键词。“除了……还有……”是合数概念的关键词。我针对这两个概念的关键处,设计以下问题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和讨论:(1)观察自然数2、3、5、7、11、13、17、19的因数,这些自然数的因数有什么特征?(让学生得出: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约数)(2)自然数4、6、8、9、10、12、1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