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型18 文言文阅读之归纳要点概括文意(答题模版)-备战2024年高考.pdf
上传人:文库****品店 上传时间:2024-09-11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1M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题型18 文言文阅读之归纳要点概括文意(答题模版)-备战2024年高考.pdf

题型18文言文阅读之归纳要点概括文意(答题模版)-备战2024年高考.pdf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题型18文言文阅读之归纳要点概括文意1.考查的能力层级为理解分析,侧重于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升和传统文化的涵泳和积淀。2.考查的内容涵盖了文言文阅读的主要考点:文言实词虚词的用法及意义、断句、文言翻译(句式、通假、活用、古今异义、一词多义等多种文言现象均有涉猎)、思想内容和观点态度的归纳概括。3.考查形式及体例:从体裁来看,以史传文为主,大多撷取自“二十四史”,具体以人物传记为主。通过人物事迹的描述,逐渐归纳出人物的性格特点,偶尔穿插一两句作者的观点。从题材上看,涉及忠君爱国、驰骋疆场、秉公办事、为官清廉等;从作品的时代来看,以汉唐、宋元明时期的作品为主;从题型来看,近几年全国试卷多是三个客观题加一个主观题(文言翻译);部分地区如北京卷、江苏卷等,可能有人物事迹的归纳、事物成败的原因归纳等主观题。4.真题举隅:2016年选用了《宋史·曾公亮传》《明史.陈登云传》《明史·傅理传》;2017年选用了《宋书·谢弘微传》;《后汉书·赵悫传》《宋史·许将传》,2018年选用了《晋书·鲁芝传》《后汉书·王涣列传》《宋史·范纯礼传》等。5.应对策略:课内夯实基础,课外多做演练。熟记古文名篇,达到烂熟于心的地步,才能学以致用。概括分析题是高考文言文阅读的必考题,近两年的新高考全国卷更是采用了选择题(四选一)和简答题两种考查形式。这两种形式从不同的角度考查考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无疑增加了考生复习的广度和深度,因此在一轮复习过程中考生务必高度重视,有针对性地多做一些习题,在训练中总结答题的规律和方法。对于文言文阅读试题而言,对原文内容进行概括是在文言文文本的第3道小题,例如,新高考II卷: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苻坚与谢玄隔淝水列阵,苻坚的部下认为,应当在淝水阻击,不让晋军渡河,苻坚则想让晋军先渡河上岸,再以铁骑逼杀晋军。B.苻坚的大军在后撤过程中发生了混乱,不受控制,谢玄等人乘机率八千精兵渡河,两军大战于淝水之南,苻坚的部队溃败。C.苻坚全军大败,只有慕容垂的一支部队得到保全,苻坚带领残兵千余人投奔慕容垂,慕容垂的儿子慕容宝劝他乘机杀掉苻坚。D.李靖认为,吴汉善于用兵,在讨伐公孙述的战斗中,分兵合击,最终取得了胜利;唐太宗认为,吴汉战例的得失可以作为万代借鉴。2023年全国甲卷: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周尧卿从小聪明懂事,十二岁时父亲去世,他虽然年幼,但忧伤悲痛如同成年人。见到母亲则能抑制住自己的情感,强忍哀痛,唯恐让母亲伤心。B.周尧卿为人简朴持重,不喜计较,对于不如自己的人,他会郑重地以礼相待,让对方产生羞愧之心;虽然俸禄不多,但周济宗族朋友,直到用完为止。C.周尧卿为学注重独立思考,不迷信古人传注,而以通达文义为目的,他认为解释《诗经》的《传》《笺》各有得失,学习时应当加以分辨。D.周尧卿学问品行俱佳,得到当世名臣范仲淹和欧阳修嘉许。范仲淹曾举荐他,但未及任用,他就去世了;欧阳修为他的墓碑撰文,对他褒扬有加。【考点解读】概括分析题是高考文言文阅读的必考题,往往采用客观选择题(四选一)的形式进行考察。全国卷的题干术语往往是“概括与分析”,且常常从人物、地点、时间、词义、关系、依据与结论等角度进行设误,来考查考生对文意的综合理解。这是近年来全国卷持续考察的成熟题型。——单项选择——选错误【转述文意】1.四个选项基本按行文顺序设置,按顺序设置,有利于快速找到信息区间进行文题比对。2.每个选项均是先用一个或两个四字格式短语对人物进行概括,然后举事例印证分析。3.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错误,且该项错误也非全错,而是错一点,往往是“概括”无错,“分析”有瑕。——重分析、轻概括。技巧突破:关注“六非”非人物——误解对象、张冠李戴非事件——曲解文意、归纳不全非时间——时序颠倒非地点——空间错乱非细节——无中生有、以偏概全非关系——强加因果、因果颠倒【命题特点】单项选择——选错误1.四个选项基本按行文顺序设置,按顺序设置,有利于快速找到信息区间进行文题比对。2.每个选项均是先用一个或两个四字格式短语对人物进行概括,然后举事例印证分析。3.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错误,且该项错误也非全错,而是错一点,往往是“概括”无错,“分析”有瑕。——重分析、轻概括。文言文归纳要点概括文意1.如何读懂选文(1)先读最后一道题目,了解大致内容和主要事件。(此题如果要求“选择正确的一项”则除外)(2)然后带着“何人?”、“何时何地做何事?
立即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