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场所职业危害告知卡(示例).pdf
上传人:13****51 上传时间:2024-09-12 格式:PDF 页数:16 大小:4.9M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工作场所职业危害告知卡(示例).pdf

工作场所职业危害告知卡(示例).pdf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6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7、职业病危害告知卡尺寸大小:80cm*40cm苯职业危害告知卡可吸入、经口和皮肤进入人体,大剂量会致人不溶于水,遇热、苯死亡;高浓度会引起嗜睡、眩晕、头痛、心跳明火易燃烧、爆炸加快、震颤、意识障碍和昏迷等,经口若悬河还会引起恶心、胃肠刺激和痉挛等;长期接触会引起贫血、易出血、易感染,严重时会引起白血病和造血器官癌症急性中毒:立即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脱去污染的衣物,用肥皂水或清水冲洗污染的皮肤。立即与医疗急救单位联系。注意防护1/16甲苯职业危害告知卡对皮肤粘膜有刺激性,对中枢神经系统有麻醉危险:本品易燃,具刺激甲苯作用。急性中毒:短时间内吸入较高浓度本品可性出现眼及上呼吸道明显的刺激症状、眼结膜及咽与性状:无色透明液体,部充血、头晕、头痛、恶心、呕吐、胸闷、四肢有类似苯的芳香气味无力、步态蹒跚、意识模糊。重症者可有躁动、抽搐、昏迷。慢性中毒:长期接触可发生神经衰弱综合征,肝肿大。当心有毒气体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冼皮肤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就医。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人工呼吸。就医。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注意防护2/16二甲苯职业危害告知卡具有麻醉作用。长期接触可导致造血系统的不溶于水,易溶于乙醇、二乙二甲苯损害神经系统的功通失调。对咽、上呼吸道、基醚、汽油及其它有机溶剂肾粘膜、神经系统、皮肤、造血系统有危害。带芳香气味的无色液体,易表现为全身乏力、头晕、头痛、呼吸困难、燃、其蒸气能与空气形成爆炸心血管功能失调、失眠、记忆力减退、眼刺性混合物。遇热、明火、强氧痛、鼻出血。能引起皮肤病变,特别是湿疹化剂能引起燃烧爆炸危险及血液病。抢救人员穿戴防护用具,速将患者移至空气新鲜处。吸氧;脱去污染的衣物注意保暖、安静;皮肤污染或溅入眼内用注流动清水部冲冼各至少20分钟必要时用合适的呼吸器进行人工呼吸;与医疗急救单位联系抢救。注意防护减少或完全消除蒸发源,限制或完成避免直接接触液体二甲苯、在通风口或通风工作台上作业,必要时佩戴防毒面具。班后淋浴,勤洗工作服,严禁用溶剂洗手,戴耐溶剂手套.车间空气中最大空容许浓度为200mg/m33/16甲醇职业危害告知卡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易燃,其蒸气与空气可形健康危害:对中枢神经系统有麻醉作用;对视神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醇经和视网膜有特殊选择作用,引起病变;可致代谢性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酸中毒。炸。与氧化剂接触发生化甲醇急性中毒:短时大量吸入出现轻度眼及上呼吸道学反应或引起燃烧。在火刺激症状(口服有胃肠道刺激症状);经一段时间潜伏场中,受热的容器有爆炸期后出现头痛、头晕、乏力、眩晕、酒醉感、意识朦危险。其蒸气比空气重,胧、谵妄,甚至昏迷。视神经及视网膜病变,可有视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物模糊、复视等,重者失明。代谢性酸中毒时出现二远的地方,遇明火会引着氧化碳结合力下降、呼吸加速等。慢性影响:神回燃。经衰弱综合征,植物神经功能失调,粘膜刺激,视力减退等。皮肤出现脱脂、皮炎等。皮肤接触:脱去被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就医。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用清水或1%硫代硫酸钠溶液洗胃。就医。注意防护4/16盐酸职业危害告知卡侵入途径:吸入、食入。能与一些活性金属粉末发生反健康危害:接触其蒸气或烟雾,引起眼结应,放出氢气。遇氰化物能产生醇膜炎,鼻及口腔粘膜有烧灼感,鼻衄、齿剧毒的氰化氢气体。与碱发生中盐酸龈出血、气管炎;刺激皮肤发生皮炎,慢合反应,并放出大量的热。具有性支气管炎等病变。误服盐酸中毒,可引强腐蚀性。起消化道灼伤、溃疡形成,有可能胃穿孔、燃烧(分解)产物:氯化氢。腹膜炎等。当心腐蚀皮肤接触:立即用水冲洗至少15分钟。或用2%碳酸氢钠溶液冲洗。若有灼伤,就医治疗。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冲洗10分钟或用2%碳酸氢钠溶液冲洗。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呼吸困难时给输氧。给予2-4%碳酸氢钠溶液雾化吸入。就医。食入:误服者立即漱口,给牛奶、蛋清、植物油等口服,不可催吐。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