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语文六年级下册教案简案(6篇)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又该怎么写呢?以下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质的教案范文,希望对大家能够有所帮助。语文六年级下册教案简案篇一整篇文用结构严谨,典采用倒叙的方法,来逐步展开这篇课文是略读课文,教学时不宜过细。教学前应先让学生把课文读熟,通过预习,解决文中生字词。课上根据“阅读提示”自学,小组交流。通过对这些问题的探讨,帮助学生了解课文的整体结构,从感性上对刘老师是个什么样的人有个初步的印象。一、教法:自主学习。二、学法:合作交流。1、体会刘老师对生活顽强执着的追求对工作认真负责的态度。2、学习本文写人的方法。3、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4、学习生字新词。了解课文通过多媒体课件1、同学们,你们知道2008年8月8日,是什么重要的日子吗?(奥运会开幕)那你们知道2008年9月6日是什么重要的日子吗?(可能有许多同学不知道)2008年9月6日,是北京残疾人奥运会开幕日。这其实也是一个多么重要的日子。在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中,有许许多多的残疾人,而这当中又许多人身残志坚,在与自己的命运搏斗,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张海迪5岁时高位截瘫,可她凭着自己坚强的意志在病床上自学完成了大学学业;霍金年轻时就身患绝症,可他身残志不残,凭着顽强的精神与命运挑战,最终成了一位伟大的科学家。今天我们要认识的这个人是一位老师,他没有张海迪、霍金那样闻名,可他同样用他顽强的精神深深的折服了他的学生。请同学们打开课文理想的风筝。2、学生质疑学生可能提出的问题为什么叫理想的风筝?这个老师到底是一位什么样的老师……通过交流,让学生初步感悟课文内容,初步体会老师的品质1、自学生字新词。2、读“阅读提示”,围绕“阅读提示”内容探究(1)本课“阅读提示”中为我们例举了哪些给自己提出的问题?(2)你还可以提出哪些问题?3、默读课文,思考:课文的重点部分写的什么内容?(刘老师讲课和课下放风筝这两件事。)4、围绕“阅读提示”内容,进行合作探究。(1)、自渎课文,引导学生结合课文从不同方面提出自己的问题。①、从②、课文为什么以“理想的风筝”为题?怎样理解课题?③、刘老师的言传身教对我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呢?(2)、按照提出的问题自学探究,讨论交流。①、从中我们体会到刘老师对工作的热爱,对生活的热爱,体会到他那顽强执着的精神。②、从老师放风筝的情景我们体会到:放风筝除了代表刘老师对生活的向往执着追求,还寄托着老师对学生寄托的希望。③、刘老师的身教,给学生深刻地影响,使课文中哪些内容让你感动?读读,谈谈你为什么感动?1、柳枝染上了嫩绿,在春风里尽情飘摆,舒展着自己的腰身。连翘花举起金黄的小喇叭,向着长天吹奏着生命之歌。蓝天上,一只只风筝在同白云戏耍,引动无数的人仰望天穹,让自己的心也飞上云端。2、逢到要板书的时候,他用圆木棍撑地,右腿离地,身体急速地一转,便转向黑板。写完了粗壮的粉笔字,又以拐杖为圆心,再转向讲台。一个年过半百的教师,一天不知道要这样跳跃旋转多少次。每次旋转,都引起学生们一次激动的心跳。3、有一次,他故意地撒脱手,让天上飞舞的纸燕带动长长的线绳和线拐在地上一蹦一跳地向前飞跑。他笑着、叫着,拄着拐杖,蹦跳着去追,嘴里还不停地喊着:“你们不要管,我自己来。”他终于气喘吁吁地抓住线绳,脸上充满得意和满足的稚气。4、我曾见过一位失去了一条腿的长者,年复一年躺在床上,失去了活动的自由。我相信我的刘老师不会这样,他一定依旧仰仗那功德无量的圆木棍,在地上奔走、跳跃、旋转,永远展示生命的顽强和对生活的爱与追求。1、感情读文。2、谈读后感。搜集有关“身残志不残”的有关故事,下节课开一个“小小故事会”。上历史课热爱学生、热爱工作14、理想的风筝放风筝顽强执着、热爱生活这是一篇回忆性的文章。这篇课文通过这篇课文是阅读课文,在教学这篇课文时,我主要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以及小组的合作探究来理清文章结构,体会人物内心情感,体会人物品质。内外通过朗读、品读来更深层次的感悟文中的人情美。语文六年级下册教案简案篇二教学内容17*汤姆。索亚历险记主备人执教者教学目标阅读作品梗概,浏览作品精彩片段,了解大意。关注人物命运,体会汤姆敢于探险、追求自由的性格特点激发学生阅读原著的愿望。教学重难点阅读梗概和精彩片断,把握名著的内容,激发学生读外国文学作品的兴趣。课前准备教学过程个人使用批注猜想激趣,导入新课阅读梗概,了解内容浏览片断,体会特点快速浏览课文中的精彩片段,思考:(1)。你觉得汤姆是个怎样的孩子?哪些地方给你的印象最深?(2)。你认为精彩片段中哪些地方最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