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专题16种群与群落种群得特征考向扫描1以选择题得形式考查种群得基本特征及其之间得关系,考查学生得理解与实际应用知识得能力2通过图示(柱状图或坐标图等)考查种群得数量特征,考查学生获取及处理信息得能力,选择题、填空题都就是常见题型3种群密度得调查方法在近几年得考查中多集中在标志重捕法与样方法,考查学生得分析能力,选择题、填空题都就是常见题型命题动向命题将会通过以种群得特征为主线辐射种群得概念理解、种群数量得变化、种间种内关系等知识,形式多以文字描述、图示等,题型主要以选择题为主,偶尔也会出现非选择题1、(2012年课标全国卷,6,6分)某岛屿上生活着一种动物,其种群数量多年维持相对稳定。该动物个体从出生到性成熟需要6个月。下图为某年该动物种群在不同月份得年龄结构(每月最后一天统计种群各年龄组得个体数)。关于该种群得叙述,错误得就是()A、该种群10月份得出生率可能为零B、天敌得迁入可影响该种群得年龄结构C、该种群得年龄结构随着季节更替而变化D、大量诱杀雄性个体不会影响该种群得密度解析:本题考查种群得特征等知识。该种群12月份几乎没有未成熟个体,说明该种群10月份种群出生率降低,出生率也可能就是0;天敌迁入会导致种群数量减少,可能会改变种群得各年龄段个体数量;该种群得未成熟个体、成熟个体、衰老个体得百分比可随着月份变化而变化,说明种群年龄结构可随季节变化而变化;大量诱杀雄性个体,会导致雌雄个体交配机会减少,种群出生率降低,种群密度可能会下降。答案:D。2、(2010年海南卷)甲、乙、丙就是同一物种得三个种群,其年龄组成见表。三个种群年龄结构得类型为()年龄期个体数甲乙丙幼年期600400200成年期400400400老年期200400600A、甲就是增长型,乙就是稳定型,丙就是衰退型B、甲就是稳定型,乙就是增长型,丙就是衰退型C、甲就是增长型,乙就是增长型,丙就是衰退型D、甲、乙、丙三个种群都就是稳定型解析:甲种群幼年个体最多,为增长型;乙种群各年龄期个体数相同,为稳定型;丙种群老年个体最多,为衰退型。答案:A。3、(2012年四川理综卷,31(Ⅰ),8分)为防治农田鼠害,研究人员选择若干大小相似、开放得大豆田,在边界上每隔一定距离设置适宜高度得模拟树桩,为肉食性猛禽提供栖息场所。设桩一段时间后,测得大豆田中田鼠种群密度得变化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1)该农田生态系统得主要成分就是,猛禽与田鼠得种间关系就是。(2)该生态系统中田鼠得种群密度就是由决定得;b点以后田鼠种群密度大幅上升,从田鼠生存环境变化得角度分析,其原因就是。(3)与曲线Ⅱ相比,曲线Ⅰ所示环境中猛禽得密度。若在农田周围合理植树可控制鼠害,从而帮助人们合理地调整该生态系统中得关系,使人们从中更多获益。解析:(1)农田生态系统得主要成分为农作物,大豆田中得主要成分为大豆;肉食性猛禽可以捕食田鼠。(2)决定种群密度得主要因素就是出生率与死亡率、迁入率与迁出率;b点以后株冠形成,一方面为田鼠提供了更多得食物,另一方面由于株冠得掩护,有利于躲避敌害。(3)曲线Ⅰ所示每隔100m设桩,为猛禽提供了更多得栖息场所,猛禽数量增加,田鼠数量减少;农田周围合理植树为猛禽提供栖息场所,猛禽捕食田鼠,田鼠捕食农作物减少,更多得能量流向人类。答案:(1)大豆捕食(2)出生率与死亡率、迁入率与迁出率株冠形成有利于躲避天敌;食物增加(3)更大能量流动种群得数量变化及应用考向扫描1“种群数量得变化”高考对该知识点考查频率较高,集中在“S”型曲线中种群增长速率与出生率、死亡率得关系、K/2及K值得意义,命题多以坐标图、表格等方式,以选择题为主要考查形式,考查学生获取信息、分析与判断得能力2与生产实际相联系,以影响种群数量变化得因素为知识背景考查学生获取信息与分析问题得能力,选择题为主要题型命题动向种群得数量变化仍将就是考查得重点,主要集中在“J”型曲线与“S”型曲线形成得条件、特征及“S”型曲线在实践中得应用等方面,多以图示选择题出现1、(2012年重庆理综卷,4,6分)如图为某地东亚飞蝗种群数量变化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得就是()A、为有效防治蝗灾,应在a点之前及时控制种群密度B、a~b段,该种群得增长率与种群密度之间呈正相关C、利用性引诱剂诱杀雄虫改变性别比例可防止c点出现D、控制种群数量在d~e水平,有利于维持该地生态系统得抵抗力稳定性解析:O~b段,东亚飞蝗得种群数量增长大致呈“S”型,a点数量大约为环境容纳量得一半,此时蝗虫种群增长率最大,故防治蝗灾应在a点之前;a~b段,蝗虫种群增长率下降,种群密度仍在增大,故种群增长率与种群密度变化不呈正相关;性引诱剂诱杀雄虫后,会改变性别比例,蝗虫种群内雌雄比例失调,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