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届高三物理大一轮复习(人教版适用)训练题:1-2 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应用.doc
上传人:又珊****ck 上传时间:2024-09-12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1M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2015届高三物理大一轮复习(人教版适用)训练题:1-2 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应用.doc

2015届高三物理大一轮复习(人教版适用)训练题:1-2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应用.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第2讲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应用A对点训练——练熟基础知识题组一匀变速直线运动基本规律的应用1.某驾驶员手册规定具有良好刹车性能的汽车在以80km/h的速率行驶时,可以在56m的距离内被刹住;在以48km/h的速率行驶时,可以在24m的距离内被刹住,假设对于这两种速率,驾驶员所允许的反应时间(在反应时间内驾驶员来不及刹车,车速不变)与刹车的加速度都相同,则允许驾驶员的反应时间约为().A.0.5sB.0.7sC.1.5sD.2s解析v1=80km/h=eq\f(200,9)m/s,v2=48km/h=eq\f(40,3)m/s,设反应时间均是t,加速度大小均为a,则veq\o\al(2,1)=2a(56-v1t),veq\o\al(2,2)=2a(24-v2t),联立可得,t=0.72s,选项B正确.答案B2.物体自O点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A、B、C、D为其运动轨迹上的四点,测得AB=2m,BC=3m.且物体通过AB、BC、CD所用时间相等,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图1-2-11A.可以求出物体加速度的大小B.可以求得CD=4mC.可求得OA之间的距离为1mD.可求得OA之间的距离为1.5m解析设加速度为a,时间为T,则有Δs=aT2=1m,可以求得CD=4m,而B点的瞬时速度vB=eq\f(sAC,2T),所以OB之间的距离为sOB=eq\f(v\o\al(2,B),2a)=3.125m,OA之间的距离为sOA=sOB-sAB=1.125m,即B选项正确.答案B3.如图1-2-12所示,小滑块在较长的斜面顶端,以初速度v0=2m/s、加速度a=2m/s2向下滑,在到达底端前1s内,所滑过的距离为eq\f(7,15)L,其中L为斜面长,则图1-2-12(1)小滑块在斜面上滑行的时间为多少?(2)小滑块到达斜面底端时的速度v是多大?(3)斜面的长度L是多少?解析a=2m/s2,v0=2m/seq\f(7L,15)=v1×1+eq\f(1,2)a×12①v1=v0+at②eq\f(8L,15)=v0t+eq\f(1,2)at2③①②③联立得t=2s,L=15m小滑块在斜面上滑行的时间t总=t+1s=3s到达斜面底端时v=v0+at总=8m/s.答案(1)3s(2)8m/s(3)15m题组二自由落体运动及竖直上抛运动4.(2013·庆阳模拟)从水平地面竖直向上抛出一物体,物体在空中运动到最后又落回地面.在不计空气阻力的条件下,以下判断正确的是().A.物体上升阶段的加速度与物体下落阶段的加速度相同B.物体上升阶段的加速度与物体下落阶段的加速度方向相反C.物体上升过程经历的时间大于物体下落过程经历的时间D.物体上升过程经历的时间小于物体下落过程经历的时间解析物体竖直上抛,不计空气阻力,只受重力,则物体上升和下降阶段加速度相同,大小为g,方向向下,A正确,B错误;上升和下落阶段位移大小相等,加速度大小相等,所以上升和下落过程所经历的时间相等,C、D错误.答案A5.(2013·福建六校联考)一位同学在某星球上完成自由落体运动实验:让一个质量为2kg的小球从一定的高度自由下落,测得在第5s内的位移是18m,则().A.物体在2s末的速度是20m/sB.物体在第5s内的平均速度是3.6m/sC.物体在前2s内的位移是20mD.物体在5s内的位移是50m解析设星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g,由自由下落在第5s内的位移是18m,可得eq\f(1,2)g×(5)2-eq\f(1,2)g×(4)2=18m,解得g=4m/s2.物体在2s末的速度是v=gt=8m/s,选项A错误;物体在第5s内的平均速度是18m/s,选项B错误;物体在前2s内的位移是eq\f(1,2)g×(2)2=8m,选项C错误;物体在5s内的位移是eq\f(1,2)g×(5)2=50m,选项D正确.答案D6.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最后1s内的平均速度是第3s内平均速度的1.6倍,则物体下落时间为(g取10m/s2)().A.4.3sB.4.4sC.4.5sD.4.6s解析物体在第3s内的位移为25m,第3s内的平均速度为25m/s,则最后1s内的平均速度为40m/s,即最后1s中间时刻的速度为40m/s,因此从下落到最后1s中间时刻所用时间为t=eq\f(v,g)=4s,所以整个下落的时间为4.5s.答案C题组三图象、追及相遇问题7.(2012·海南单科,6)如图1-2-13所示,表面处处同样粗糙的楔形木块abc固定在水平地面上,ab面和bc面与地
立即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