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舆情应急预案(优秀8篇).docx
上传人:17****69 上传时间:2024-09-10 格式:DOCX 页数:50 大小:59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网络舆情应急预案(优秀8篇).docx

网络舆情应急预案(优秀8篇).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40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网络舆情应急预案(优秀8篇)总结是掌握知识和经验的过程,也是提高自我的机会。写总结时,我们应该在理清思路的基础上,注重语言的优美和流畅,使读者有良好的阅读体验。大家一起来看看以下这些总结范文,相信会有一些收获和启发。网络舆情应急预案篇一为有效控制和妥善处置媒体舆情突发事件,最大程度地预防和减轻媒体舆情造成的损害,维护学校稳定和谐发展局面,维护学校声誉和广大师生的合法利益,根据中共济源职业技术学院委员会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试行)(济职文[20xx]5号)和中共济源职业技术学院委员会网络舆情管理处置办法(济职文[20xx]25号),制定此预案。一、适用范围本预案所指的突发媒体舆情,是指发生和影响范围较大,可能或已经对学院形象、声誉产生负面和消极影响的报道或言论。二、组织领导学院成立媒体舆情突发事件应急处置组:组长:分管宣传思想工作的院领导副组长:分管安全稳定、信息化建设的院领导成员:党委宣传部、党政办公室、学生处、人事处、保卫处、实验实训中心负责人办公室设在宣传部,具体负责媒体舆情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工作。各成员单位工作分工如下:1.宣传部:负责应急处置组日常工作;对媒体舆情进行日常监测;协助召开舆情研判会议;协调有关部门作好舆情调查;向上级舆情情况上报;做好媒体舆情处置信息对外发布。2.党政办公室:负责舆情信息收集;对媒体舆情处置情况进行督促检查;配合作好上级部门的协调联络。3.学生处:会同各系部,做好涉及学生媒体舆情的应急处置;做好涉事学生的思想稳定工作。4.人事处:会同各部门,做好涉及教职工的媒体舆情的应急处置;做好涉事职工的思想工作。5.保卫处:负责舆情信息收集;做好舆情应急处置期间的安全管控;配合查找有害信息发布人员。6.实验实训中心:负责网络技术安全;配合有关部门做好网络信息监控工作及技术处理;配合查找有害信息发布人员。三、处置程序1.舆情监测。宣传部要通过网络舆情监控系统和人工方式,加强对涉及学院的媒体舆情进行监控,各部门要安排信息员加强对涉及本部门的媒体舆情进行监控。2.发现舆情。一旦发现或监控到与学校或本部门相关的负面信息、重要信息、敏感信息,发现人要立即向所在部门负责人汇报,或者向学院媒体舆情突发事件应急处置组报告(宣传部:13838933602,6611077,党政办公室:6621000,保卫处:6621018)。由应急处置组办公室填写舆情报告,报应急处置组。3.分析研判。接到舆情报告后,应急处置组负责对舆情进行跟踪、分析和判断,把握舆情发展走向,提出处置建议。如舆情重大,应及时向学院汇报,根据事件严重程度决定是否召开会议和向上级部门汇报(市委宣传部:6633596,市委网信办:6633687)。4.迅速核查。对舆情反映的情况,需要调查的,由舆情突发事件应急处置组通知相关部门,迅速组织力量开展调查,并在规定时间内报告调查结果,严控因处置不当造成不良后果。5.应急处置。经查证,舆情反映属实的,报请学院按照有关规定进行查处,查处结果经学院分析同意后,由应急处置办公室按照“及时、准确、公开、透明”的原则,择机向社会公布,让正面信息先声夺人,为网民提供权威声音,营造有利舆论。经查证,舆情反映与事实不符或者出入较大的,调查组和涉事部门要迅速组织拟定真实情况报告,经应急处置组审定后,及时向社会公布真实情况,澄清事实,消除影响。经查证,属恶意造谣、干扰学院正常学习生活开展的,由涉事部门负责,依法送交有关部门处理。6.舆论疏导。坚持疏堵结合、以疏为主,一旦发生突发舆情,各部门要在舆情突发事件应急处置组的指导下,在网上及时发帖跟帖,运用网民易于接受的方式和语言引导网上热点,主导舆论发展,努力掌握网上舆论的话语权。必要时邀请新闻记者撰写评论文章,进行专家解答,以专业权威的信息赢取网民的信任。未经学院舆情突发事件应急处置组审定,任何部门和个人不得私自以学院名义发布信息。7.总结通报。舆情突发事件应急处置结束后,应急处置办公室和相关部门要及时进行总结,分析事件原因、后果、影响,提出改进意见,并在一定范围内进行通报,避免类似情况发生。网络舆情应急预案篇二为快速、准确地了解社会公众关切的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问题,有针对性地发布真实、权威信息,及时回应、解答互联网上有关的言论、热点和疑虑,积极稳妥化解网络舆论危机,有效预防、减少和消除突发网络舆情造成的负面影响,维护人社部门的公信力和社会形象,切实提升应对网络新媒体的能力,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预案。(二)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处置网络上出现的关于全市人社系统各种类型突发公共事件的新闻报道或微信、微博、论坛、贴吧转帖,可能对人社系统产生重大影响的信息,或对人社系统正常工作秩序可能产生重大影响的相关信息等突发网络舆论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