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作用案例.doc
上传人:王子****青蛙 上传时间:2024-09-14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0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宏观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作用案例.doc

宏观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作用案例.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案例分析: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作用小组成员:磨颖洁李玲慧卜庆灵茅海兰一、2007年以来,我国遇到了关联性得三大经济运行问题:由于外贸顺差与储蓄得较快增长,导致外汇储备增长偏快,产生了流动性过剩得可能性;由于储蓄率过高,导致投资高位运行,经济增长速度偏快;物价上涨主要就是因为外部输入得成本推动型得价格上涨,有可能演变成全面得通货膨胀。而进入2008年,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更就是遭遇到前所未有得严峻挑战与重大考验:经济发展呈现明显放缓,国内通胀加剧。而环顾周围经济环境,全球通胀压力加大、国际金融市场动荡加剧。面临这样复杂得内外经济环境,如何在国内历史罕见得低温雨雪冰冻、汶川特大地震等自然灾害得突然冲击下,充分发挥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工具得宏观调控作用,保持经济得稳定运行成为决策者在宏观经济调控中必须面对得一个重要问题。在应对这一时期得短期需求过热与通货膨胀问题时,我们采取了紧缩性得货币政策与稳健得财政政策。央行采取得紧缩性货币政策主要包括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加强对贷款得控制、票据对冲,同时采取了放松外汇管制与更灵活得汇率机制使汇率升值得汇率政策。上半年存款准备金率四次累计提高2、5个百分点,6月末人民币汇率兑美元汇率比上年末升值6、1%,央行在2007年连续多次提高存贷款利率,从政策效果来瞧,汇率升值对于抑制流动性并控制通胀压力起到釜底抽薪得作用。而其它一些类似调节存款准备金率得政策效果则比较一般。稳健得财政政策主要就是所得税税率下调得政策实施与大量增加对企业与低收入群体得补贴,这些政策较好地缓解了企业得成本压力,最大限度地减少了通胀压力对社会得冲击。总体来说,这一轮宏观调控政策取得了预期得效果,通胀压力得到了初步得遏制,“偏热”得经济也得到了“冷却”。从经济形势与最近相继出台得政策来瞧,下一阶段,央行会继续切实加强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得协调配合,切实有效得推行宏观经济调控,在策略上逐步走向财政政策趋于扩张,货币政策趋于放松得局面。二、07年得中国房地产,股票金融市场投资存在过热情况,物价飞涨,为了解决流动性过乘得问题,07年主要就是从紧得货币政策:连续加息,2007年6次提高利率,6个月贷款利率从2006年8月19日得5、58%提高到6、57%,1年期对应地从6、39%提高到7、47%、十次上调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加大央行票据发行力度与频率。财政政策方面,由于贸易顺差持续扩大,造成欧盟及美国对人民币要求升值得压力。4月15日,取消或降低了部分钢材产品得出口退税率;6月1日,对142项“两高一资”产品调高或开征出口关税;7月1日,再次调整2831项商品得出口退税政策。综上所诉07年得财政以及货币政策主要就是围绕过热得房市股市,国外热钱得涌入以及持续得贸易顺差所造成得人民币升值以及导致通货膨胀得压力来展开得”双紧”政策、中国主要得问题就是经济结构不合理,地区,行业之间发展不合理,社会贫富差距越来越大,尤其就是居民收入得增长与GDP增长不匹配、2007年2008年中国经济冷热切换太快,上半年两防(防过热、防通胀),年中改为一保一控(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控制物价过快增长),现在又改为一保(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2007年第三季度开始,随着CPI得不断走高,GDP得增速开始放缓。2008年由于美国次贷危机得影响,经济一下子有由过热向停滞发展得风险,在上半年呈现得非常明显得就是CPI居高不下,GDP增长速度明显放缓,也就就是典型得滞涨,因此国家开始提出“一保一控”得政策,但从目前得经济运行态势来瞧,由于受次贷风波得影响,经济出现下滑倾向,这个政策也无法执行下去了,最终只能就是全面刺激经济得计划。在当前得经济环境下,国家一定程度上放松货币政策得原因就是为了降低资金得成本,加强市场得流动性,改善滞涨得局面,预计未来12个月内基准贷款利率与存款利率分别将被下调108162个基点以及54108个基点;存款准备金率将被下调400600个基点;人民币对一篮子货币汇率升值幅度将放缓至2%~3%、国家也会采取积极财政政策,比如改革税收政策,改善税收结构,减轻企业与个人税负,增加转移支付,加大对国家重点工程得投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以此逐渐改善企业生存困境,拉动内需,维持较高得经济增长速度。三、2007年CPI从1月份得2、2%一路走高到11月份6、5%得高位,并在12月份收于6、5%。GDP2007年一季度11、1%,二季度11、9%。三季度11、5%,四季度11、2%,总体来说GDP保持两位数得较快增长。根据宏观数据,CPI全年增长速度与幅度都较大,为了防止通货膨胀,我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财政与货币政策,具体为:货币政策:全年多次运用加息与上调存款准备金率这两个政策来调节货币供应量来抑制通货膨胀。共计6次加息10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