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夜思教学设计精编.docx
上传人:书生****12 上传时间:2024-09-14 格式:DOCX 页数:64 大小:51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静夜思教学设计精编.docx

静夜思教学设计_1.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54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静夜思教学设计静夜思教学设计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实现教学目标的计划性和决策性活动。优秀的教学设计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静夜思教学设计,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静夜思教学设计1一、教学目标:1、用相应的情绪和清晰的咬字、演唱歌曲《静夜思》。2、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这两首古诗的大意,副有感情的朗读古诗。3、能根据两首古诗的意境,分别为古诗添色、添画或配画。二、教学重点:用相应的情绪和清晰的咬字、演唱歌曲《静夜思》三、教学难点:背唱歌曲,保持吐字、咬字的敏捷清晰。四、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安定情绪(二)、新课教学:导入:1、演唱歌曲《划小船》在歌曲中分组进行律动2、学生回忆以前熟悉的诗歌,有表情的朗诵。赏析图画《静夜思》1、设问:静和思分别是什么意思?这个画面最像哪首诗的'意境?2、教师吟诵3、学生吟诵学习歌曲1、教师有感情的范唱2、教师带唱一遍,学生观察教师演唱的表情3、用lu轻声哼唱4、师生接唱歌词展开探索1、启发讨论这首诗为什么被人们吟颂了几百年而经久不衰呢?这是因为它有迷人的艺术魅力,现在请大家思考,能否用自己喜爱的其他方式再创作分组:朗诵创作组,音响创作组,图画创作组,歌舞创作组,手皮影创作组3、分组讨论、教师巡回指导,启发学生开阔思维,联系实际生活进行创作4、分组展现配画以《静夜思》为题,以绘画的形式体现诗歌的意境。评价分组互相看,说说自己画了什么,表现了什么,最喜欢这张画的哪一点。静夜思教学设计2一、教学背景分析中国是诗的国度,诗歌发展源远流长,璀璨夺目;中华民族是一个重视“诗教”的民族,孔子甚至把它强调到了“不学诗无以言”的高度,因为“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中国古诗那独特的文学审美价值和社会教育意义是任何文学样式所不能替代的。历来的小学教材都编入许多古典诗歌,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必背的古诗就有80首。这些古诗深涵着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底蕴,对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培养学生审美情趣与能力,进行传统美德教育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二、教材简析《静夜思》是选自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的一首古诗,第三单元安排了一首古诗《静夜思》,三首儿歌《小小的船》、《影子》、《比尾巴》和一篇课文《阳光》,揣摩编者构成这一组课文的意图,不难看出《静夜思》、《小小的船》都是描写月亮的,《影子》、《阳光》两篇文章侧重在描写太阳,最后一篇《比尾巴》写出了6中小动物尾巴的特点。综合起来,每课都有比喻句,要借助课文使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感受自然的美丽、神奇,体会到生活的乐趣。而本文是我国伟大的诗人李白写的一首游子深切思念故乡的古诗。语言凝练,感情真挚,意境深远。诗人以月亮为意象,在宁静的夜晚如霜的月光就好似一只看不见的手,无声地拨动着作者的心弦;举头仰望,低头沉思,俯仰之间,神驰万里,表现了诗人对故乡无尽的思念。诗中意境简单明了,诗句节奏具有音乐美,易被学生接受。让我们一起在如画的诗中来体会思念故乡的乐曲吧!三、分析学生小孩子上一年级时,还保留着不少幼儿时期的心理特点与习惯,比如说喜欢玩耍,好动等等。小孩的分析理解、识记能力比较弱,但他们的形象思维则比较好。小学阶段,是系统地学习和掌握知识技能,接受良好行为规范的训练和约束的阶段。在前两个单元,学生已经学习了简单的语音和笔画知识。基于小孩子好动、注意力不容易集中的特点,可以采用图片和儿歌的形式来认识学习生字词。同时,让他们慢慢地接受书面阅读,培养阅读语感。因此,这节课老师要引导学生,以学生为主体,让他们成为课堂的主人。通过听古诗儿歌,激发学习兴趣;通过反复吟诵古诗,培养语感;通过图片认字游戏掌握生字词。四、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目标:1、字词积累:认识10个生字,会写其中的4个字;认识1个偏旁“攵”。10个生字:“静”“床”“夜”“光”“举”“头”“低”“故”“望”“乡”,4个会写的字:“头”“乡”“床”“故”;2、理解背诵古诗;3、培养吟诵能力和语感,激起学生对古诗的兴趣。(二)过程和方法:由老师引导,通过讨论、探究的学习方式,领悟诗人对故乡深切思念之情。通过学习儿歌、做游戏掌握字词。(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熏陶感染,潜移默化感知诗中蕴含的思乡情感,培养学生珍爱亲情、珍爱生活的美好情感。五、教学重点与难点(一)教学重点:1、指导学生以形象的方法学习生字,在阅读中提出疑问,积极思考,理解诗歌内容。2、反复吟诵,背诵诗歌。(二)教学难点:1、如何让学生发现问题,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2、理解诗歌的内涵,想象诗歌的意境,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六、教学方法新课程明确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课程标准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所以,在课堂上,教师要大胆放手,引导学生积极发现问题